中藥方劑“北亭圓”。處方:縮砂仁、胡椒、肉桂(去粗皮)、厚樸(去粗皮.姜汁炙)、附子(炮.去皮.臍)、川芎、當歸(去蘆.碎)、陳皮(去白)、干姜(炮)、甘草(炙),各四兩;青鹽(別研)、北亭(醋淘去砂石…
中藥方劑“當歸沒藥丸”。處方:當歸(銼,炒)、沒藥、天仙子(炒黑色)、干姜(炮)、蒼術(炒黃色)、芍藥、熟干地黃、川芎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婦人真氣虛憊,血氣極少,不…
中藥方劑“茴香理中丸”。處方:白術2兩半,人參(去蘆)2兩半,干姜(炮)2兩半,甘草2兩半,茴香1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2分作10丸。功能主治:溫脾胃,消痞滿,順三焦,進飲食,辟風寒邪氣。主中焦不和…
中藥方劑“椒姜大麥湯”。處方:大麥芽1升(炒),川椒1兩(炒),干姜3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谷勞不能食。怠惰嗜臥,肢體煩重,腹滿善饑而不能食,食已則發,因谷氣不行。用法用量:每服方寸匕,日3服。
中藥方劑“椒紅圓”。處方:沉香、莪術、訶黎勒(煨.去核)、椒紅(微炒.出汗)、當歸(去蘆.酒浸.微炒)、附子(炮.去皮.臍)、白術,各一兩;麝香一分(別研),丁香、肉豆蔻(炮)、高良姜(去蘆.麻油炒),各…
中藥方劑“平胃散”。處方:蒼術(去粗皮.米泔浸二日)五斤,厚樸(去粗皮.姜汁制.炒香)、陳皮(去白),各三斤二兩。甘草(炒)三十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脾胃不和,不思飲食,心腹脅肋脹滿刺痛,口苦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益氣湯”。處方:黃耆4克 生甘草 人參各15克 白芍藥9克 柴胡7.5克 炙甘草 升麻各6克 五味子140個。制法:上藥嚼咀,分作四服。功能主治:治熱傷元氣,兩手指麻木,四肢困倦,怠惰嗜臥。用法用量:每服…
中藥方劑“升陽益胃湯”。別名:益胃湯(《醫級》卷八)。處方:黃耆60克 半夏(湯洗,脈澀者用)人參(去蘆)甘草(炙)各30克 獨活 防風 白芍藥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(小便利,不渴者勿用)柴胡 澤瀉(不淋…
中藥方劑“升陽除濕湯”。別名:調經升麻除濕湯(《蘭室秘藏》卷中)。處方:當歸(酒洗)獨活各1.5克 蔓荊子2.1克 防風 炙甘草 升麻 藁本各3克 柴胡 羌活 蒼術 黃耆各4.5克。制法:上銼如麻豆大,勿令作末,都作一…
中藥方劑“守中金圓”。處方:干姜(炮)、甘草、蒼術(米泔浸)、桔梗(去蘆),各等分。炮制:上件為細末。煉蜜為圓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理中焦不和,脾胃積冷,心下虛痞,腹中疼痛,或飲酒過多,胸脅逆滿,噎塞…
中藥方劑“棗肉平胃散”。處方:陳橘皮(去皮)、厚樸(去粗皮,姜制,炒香),各三斤二兩;甘草(炒)、生姜、紅棗,各二斤;蒼術(去粗皮.米泔浸二日.炒)五斤。炮制:上件碎,拌勻,以水浸過面上半寸許,煮令水…
中藥方劑“正氣散”。處方:甘草(炒)七錢,陳皮、藿香(去梗)、白術,各一兩。厚樸、半夏(同厚樸各三兩,為末,生姜四兩,研爛,同為餅子,微炒)。炮制:右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陰證,憎寒惡風,正氣逐冷,…
中藥方劑“養胃進食丸”。處方:人參(去蘆頭)甘草(銼)各30克 白術 白茯苓(去皮)各60克 厚樸(去粗皮,生姜制炒)90克 陳皮(去白)45克 神曲(炒)75克 大麥蘗(炒黃)45克 蒼術150克(去粗皮)。制法:上為…
中藥方劑“理中圓”。處方:白術、干姜(炮)、人參、甘草,各二十兩。炮制:上為末,煉蜜為圓,每一兩作一十圓。功能主治:理中焦不和,脾胃宿冷,心下虛痞,腹中疼痛,胸脅逆滿,噎塞不通,嘔吐冷痰,飲食不下,噫…
中藥方劑“交泰丸”。處方:干姜(炮制)0.9克 巴豆霜I.5克 人參(去蘆)肉桂(去皮)各3克 柴胡(去苗)小椒(炒去汗,并閉目去子)白術各4.5克 厚樸(去皮,銼,炒。秋、冬加至21克)酒煮苦楝 白茯苓 砂仁各9克 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