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,遷延不愈,導致肺氣脹滿,不能斂降的一種病證。臨床表現為胸部膨滿,憋悶如塞,喘息上氣,咳嗽痰多,煩躁,心悸,面色晦暗,或唇甲紫紺,脘腹脹滿,肢體浮腫等。嚴重者可出現神…
鼻衄即鼻出血,是常見的一種病癥。主要由于肺、胃、肝火熱偏盛,迫血妄行,以致血溢清道,從鼻孔流出而成鼻衄,亦有少數由腎精虧虛或氣虛不攝所致者。
中藥方劑“蔥豉湯”。別名:蔥白豉湯(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十九)。處方:蔥白3枚 豉6克。功能主治:通陽發汗。主外感初起,惡寒發熱,無汗,頭痛鼻塞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300毫升,煮取100毫升,頓服取汗。 服藥后未出汗…
中藥方劑“保嬰育生丸”。處方:銀花5錢,連翹5錢,橘紅5錢,貝母5錢,僵蠶(炒)3錢,竺黃3錢,天麻3錢,法半夏3錢,防風3錢,膽星3錢,鉤藤3錢,焦三仙1兩,黃芩4錢,甘草5錢,芥穗2錢,薄荷2錢,活蝎子12個,桑…
中藥方劑“抽薪飲”。處方:黃芩12錢,石斛12錢,木通12錢,梔子(炒)12錢,黃柏12錢,枳殼1錢半,澤瀉1錢半,細甘草3分。功能主治:火熱熾盛,瘟疫發狂,及孕婦外感發熱。火熾盛而不宜補者。胃火發狂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口服液”。性狀:為棕紅色液體;味微甜、略苦。炮制:將柴胡粉碎成粗粉,加4倍量的水,于80℃溫浸半小時,加熱回流1小時,用水蒸氣蒸餾(蒸餾過程中補充4倍量的水),收集初餾液適量,加入氯化鈉使濃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獨活湯”。處方:柴胡 獨活 防風 川芎 蒼術 青皮 甘草。功能主治:主外感風濕,傷于少陽,腰痛如錐刺皮中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柴胡防風湯”。處方:柴胡 防風 羌活 甘草 荊芥 川芎 干葛 廣皮。功能主治:主外感寒濕,傷于少陽,手足拘攣,不能轉側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處方:柴胡、防風、荊芥、甘草。功能主治:少陽身癢。處方:柴胡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防歸湯”。處方:柴胡1錢,人參1錢,當歸3錢,川芎1錢半,半夏8分,陳皮8分,防風8分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產后發熱,不因難產傷力及亡血過多、惡露未盡、無子蒸乳四癥,系外感風寒表癥,脈實,挾食…
中藥方劑“柴芩解托湯”。處方:柴胡1錢,黃芩1錢,干葛1錢,陳皮8分,山楂1錢,澤瀉1錢,甘草5分,赤苓。功能主治:外感之癥,寒熱往來,熱重寒輕,有似虛勞寒熱者。用法用量:方中赤苓用量原缺。 內熱甚,加連翹7…
中藥方劑“柴葛芩連湯”。處方:柴胡 干葛 黃芩 川連。功能主治:主外感中熱腹瀉,熱邪在表,發熱口渴,唇干齒燥,面赤煩躁,小便赤澀,小腹中一泛即瀉,一瀉即止,少頃復痛復瀉,肛門如火,糞色多黃,脈浮大而數者…
中藥方劑“柴葛解肌湯(程氏)”。處方:柴胡6g 葛根6g 黃芩6g 赤芍6g 甘草3g 知母5g 生地9g 丹皮3g 貝母6g。功能主治:外感風熱,里熱亦盛證。不惡寒而口渴,舌苔黃,脈浮數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心煩加淡竹葉十片(…
中藥方劑“柴陳解托湯”。處方:柴胡6分,干葛6分,半夏6分,厚樸6分,澤瀉6分,甘草3分,秦艽6分,藿香6分,陳皮5分,生姜、大棗、山楂8分。功能主治:外感之癥,寒熱往來,寒重熱輕,有似虛勞寒熱者。用法用量:外…
中藥方劑“澄清散”。處方:瓜蒂2錢,母丁香2錢,黍米3錢,赤小豆3錢,醋炒大黃1兩。制法:上為極細末。功能主治:外感、內傷有余之濕熱為病,上則頭重鼻塞,時流濁涕,下則二便短澀,黃赤不利。用法用量:每夜以1分…
中藥方劑“痤愈湯”。處方:荊芥10克,防風10克,黃芩10克,白芷10克,桔梗10克,浮萍10克,丹皮10克,皂刺10克,生首烏20克,苦參20克,土茯苓20克,牛膝15克。功能主治:祛風,清熱,利濕。主脾胃濕熱,肺經外感…
中藥方劑“獨活二妙丸”。處方:獨活、黃柏。功能主治:外感濕熱傷于太陽,筋攣,左脈洪數。用法用量:原書治上證,須與羌活沖和湯或四味舒筋湯合用。
中藥方劑“獨活細辛湯”。處方:獨活 細辛 川芎 秦艽 生地羌活防風 甘草。功能主治:外感頭痛,邪在少陰,頭痛痛連頰部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 有風,加荊芥,倍防風;有寒,加麻黃、桂枝;有暑,加黃芩、石膏;有濕,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