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蔥白膏”。處方:蔥青白(切)半升,松菜子半升,葶藶子半升(破),蒴藋(切)半升,青木香2兩(切),莽草1兩(切),丹參(切)半升,生蛇銜半升,蒺藜子1升(破)。功能主治:虛熱及服石熱,當風露臥…
中藥方劑“蔥豆洗湯”。別名:蒺藜子湯、蒺藜湯。處方:赤小豆1升,蔥(合青,切)1升,蒺藜子1升(碎),菘菜子1升(舂碎),蒴藋(切)5升,巴豆100枚(合心皮,打破)。功能主治:虛熱及服石熱,當風露臥,冷濕傷…
中藥方劑“防己茯苓湯”。處方:防己9克 黃耆9克 桂枝9克 茯苓18克 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:益氣健脾,溫陽利水。主治皮水。四肢腫,水氣在皮膚中,四肢肌肉晌動。用法用量:上五味藥,以水1.2升,煮取400毫升,分三次溫…
中藥方劑“經驗調氣方”。別名:調氣湯。處方:人參2兩,赤茯苓(去皮)2兩,淡木瓜2兩,麥門冬2兩,白術2兩,白芷2兩,半夏(湯洗)2兩,陳皮1斤,厚樸(姜制,炒)1斤,青皮(去白)1斤,甘草1斤,香附子(炒去毛…
中藥方劑“無礙丸”。處方:木香15克 蓬莪茂(炮)京三棱(炮)檳榔(生)郁李仁(湯泡,去皮)各30克 大腹皮60克。制法:上六味,共研細末,炒麥蘗杵為粉,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脾不運化,水濕泛溢,…
中藥方劑“十水丸”。處方:遠志(去心)菖蒲(3.3厘米九節者)椒目(炒)肉豆蔻(面裹煨香)羌活(去蘆)大戟各30克 豬苓(去皮)甜葶藶(炒)白牽牛(炒)澤瀉各15克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,面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…
中藥方劑“五皮散”。處方:五加皮、地骨皮、生姜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,各等分。炮制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男子、婦人脾氣停滯,風濕客搏,脾經受濕,氣不流行,致頭面虛浮,四肢腫滿,心腹膨脹,上氣促急,腹脅如…
中藥方劑“妙香湯”。處方:茴香子(炒)烏藥(生用)高良姜(湯浸,焙干)青橘皮(去白)各30克。制法:上四味,同粗搗篩。功能主治:治一切水氣,四肢腫滿。用法用量:每服6克,用酒75毫升,煎數沸,去滓,稍熱服。
中藥方劑“木香分氣湯”。處方:木香 豬苓 澤瀉 赤苓 半夏 枳殼 檳榔 燈心草 蘇子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氣滯濕停,中滿腹急,胸膈脅肋悶脹,小便臭濁,四肢腫脹。用法用量:每服30克,用水300毫升煎,…
中藥方劑“木香流氣飲”。處方:半夏(湯洗七次)二兩,陳皮(去白)二斤,厚樸(去粗皮.姜制.炒)、青皮(去白)、甘草、香附(炒.去毛)、紫蘇葉(去枝.梗),各一斤;人參、赤茯苓(去黑皮)、干木瓜、石菖蒲、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五皮湯”。處方:桑白皮、陳皮、生姜皮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漢防己、枳殼(炒)、豬苓、炙草。功能主治:產后虛腫,腠理不密,調理失宜,外受風濕,面目虛浮,四肢腫者。用法用量:生姜為引,水煎服。處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五皮飲”。處方:五加皮1錢,地骨皮1錢,生姜皮1錢,大腹皮1錢,茯苓皮1錢,姜黃1錢,木瓜(一方去五加皮,用陳皮、桑皮)。功能主治:小兒四肢腫滿,陽水或陰水。用法用量:上作1服。水煎服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