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肝胃二氣丹”。處方:醋煅赭石8兩,煅石決明8兩,煅瓦楞子8兩,路路通8兩,旋覆花4兩,新絳2兩,烏藥2兩,青蔥管1把(以上八味煎濃汁聽用),淡附子1兩,吳萸1兩,元胡1兩,五靈脂1兩,蒲公英1兩,佛手…
中藥方劑“扶陽反本湯”。處方:麻黃1錢半,秦艽1錢半,陳皮1錢半,檳榔1錢半,厚樸1錢半,白術1錢,姜炭1錢,桂枝1錢,川羌1錢,蘇葉1錢,桂心1錢,甘草3分。功能主治:周身寒冷,大汗不休,六脈遲細沉滑,并嘔不…
中藥方劑“黃芩茱萸丸”。處方:黃連30克(陳土炒)蒼術23克 黃芩(土炒)陳皮 吳茱萸各38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神曲糊丸,如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治濕熱吐酸。用法用量:每服3~6克,津液咽下。
中藥方劑“黃連化痰丸”。別名:黃連清化丸、黃連清痰丸。處方:半夏1兩半,黃連1兩,吳茱萸(湯洗)1錢半,桃仁24個(研),陳皮半兩。制法:上為末,面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痰。傷熱物吐酸者。用法用量:黃…
中藥方劑“歸氣救產湯”。處方:人參3錢,熟地5錢,白芍2錢,茯苓1錢,山藥5錢,白術5錢,柴胡3分,砂仁1粒。功能主治:婦人產子之后,肝腎兩虛,陰不能入陽,四肢浮腫,寒熱往來,氣喘咳嗽,胸膈不利,口吐酸水,…
中藥方劑“藿半散”。處方:黃連(姜汁炒)5錢,半夏(姜制)5錢,藿香5錢,白茯苓3錢,砂仁3錢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小兒吐酸苦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,姜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中藥方劑“蒿芩清膽湯”。處方:青蒿腦4.5~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.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.5~9克,生枳殼4.5克 陳廣皮4.5克 碧玉散(包)9克。功能主治:清膽利濕,和胃化痰。治少陽濕熱痰濁證。癥見寒熱如瘧,寒…
中藥方劑“藿香丸”。處方:藿香 木香各45克 半夏(湯洗去滑)60克 丁香 檳榔(銼)各23克 白術30克 蓽澄茄 紅豆蔻(去皮)各15克。制法:上藥八味,搗羅為末,酒煮面糊和丸,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反胃吐逆,虛氣…
中藥方劑“藿香和中丸”。處方:藿香葉1兩,丁香半兩,人參1兩半,白術2兩,白茯苓(去皮)2兩,半夏(生姜制作曲)2兩,陳皮1兩(不去白),巴豆(去皮)2錢半(與陳皮同炒令巴豆黑色,揀去巴豆不用,只用陳皮)…
中藥方劑“回生養胃丹”。處方:蒼術(米泔水浸3日,洗凈曬干,再換浸3日)4兩,蓮肉(酒浸1宿)4兩,雄豬肚1個(壁上揉擦洗凈,入蒼術、蓮肉在內,以線縫緊,用好酒煮爛,取入石血內搗如泥,捻作小餅,烘干加后藥…
中藥方劑“和氣散”。處方:香附子(炒.去毛)、陳皮(去白)、肉桂(去粗皮)、良姜(去蘆)、青皮(去白)、甘草、茴香(炒)、蒼術(米泔浸),各一兩。桔梗(去蘆)三兩。炮制:上件搗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脾胃…
中藥方劑“和血補陰湯”。處方:熟地1錢5分,白芍1錢5分,全歸1錢5分,茯苓1錢5分,川芎1錢,姜炭1錢,肉桂(去皮)1錢,澤蘭葉1錢,玄胡1錢,秦艽1錢,羌活1錢。功能主治:酒傷肝,病發六脈遲緩,遍身冰冷,皮膚木…
中藥方劑“金桃酒”。處方:古銅4錢(敲如米粒大),核桃肉1斤(與銅同研爛)。制法:用好燒酒1斤和銅、桃均入錫瓶內,封固瓶口,將大鍋貯水,錫瓶安鍋內,桑柴慢火煮1周時,取出埋地下12時。功能主治:翻胃吐酸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化氣湯”。處方:沉香、胡椒,各一兩;木香、縮砂(去殼)、桂心(去粗皮),各二兩;丁香皮、干姜(炮)、蓬莪茂(煨)、茴香(炒)、青皮(去白.麩炒)、陳皮(去瓤.麩炒)、甘草(炙),各四兩。炮制…
中藥方劑“經驗利氣丸”。處方:大黃96兩,香附(炙)96兩,黑丑(炒)96兩,黃柏72兩,枳殼(炒)24兩,青皮(炒)24兩,橘皮24兩,莪術(炙)24兩,檳榔24兩,木香24兩,黃連24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過羅,用冷開…
中藥方劑“解毒檳榔丸”。處方:檳榔1兩,黃連1兩,青皮1兩,陳皮(去白)1兩,木香1兩,沉香1兩,巴戟(酒浸,去心)1兩,當歸1兩,廣荗(火炮)1兩,枳殼(炮,去瓤)1兩,香附子(炒)1兩,甘草(去皮炙)1兩,…
中藥方劑“家秘正氣散”。處方:藿香、厚樸、廣皮、半夏、干葛、竹茹、麥芽、白茯苓。功能主治:胃有痰涎,嘔吐酸水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 胃火旺,加川連,沖蘆根汁服;胃寒,加生姜;胃燥,加天花粉,沖竹瀝、蘿卜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