蘄蛇,中藥名。為蝰科蝮蛇屬動(dòng)物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(Güenther)的干燥體。具有祛風(fēng),通絡(luò),止痙的功效。主治風(fēng)濕頑痹,中風(fēng)半身不遂,小兒驚風(fēng),破傷風(fēng),麻風(fēng),疥癬。
多花筋骨草,中藥名。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AjugamultifloraBunge的全草。分布于黑龍江、遼寧、河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江蘇、安徽等地。具有清熱解毒,止血之功效。常用于肺熱咳嗽,咯血,瘡癰腫毒。
景三七,中藥名。為景天科景天屬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.的根或全草。分布于東北、西北、華東、河北、湖北及四川等地。具有散瘀止血,寧心安神,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吐血,咯血,牙齦出血,便血,尿血,崩漏,血…
華風(fēng)車(chē)子,中藥名。為使君子科風(fēng)車(chē)子屬植物風(fēng)車(chē)子CombretumalfrediiHance的根或葉。分布于江西、湖南、廣西、廣東等地。根具有清熱、利膽之功效,用于黃疸型肝炎;葉具有驅(qū)蟲(chóng)之功效,用于蛔蟲(chóng)病,鞭蟲(chóng)病;外用鮮…
荊芥葉蕕,中藥名。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花蕕Caryopterisnepetaefolia(Benth.)Maxim.的全草。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具有清暑解表,利濕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夏季感冒,中暑,熱淋,帶下,外傷出血。
紅血藤,中藥名。為豆科植物紅血藤SpatholobussinensisChunetT.Chen的莖藤。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。具有補(bǔ)血,活血之功效。常用于貧血,閉經(jīng)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筋骨疼痛。
麗江黃芩,中藥名。為唇形科植物麗江黃芩ScutellarialikiangensisDiels的根。分布于云南西北部。具有清熱解毒,止血安胎之功效。常用于更年期紅崩,內(nèi)熱胎動(dòng)不安。
紅葉樹(shù)子,中藥名。為山龍眼科植物小果山龍眼HeliciacochinchinensisLour.的種子。分布于華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具有解毒斂瘡之功效。常用于燒燙傷。
華中瘤足蕨,中藥名。為瘤足蕨科植物華中瘤足蕨PlagiogyriaeuphlebiaMett.的根莖或全草。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。用于流行性感冒。
錦香草,中藥名。為野牡丹科植物錦香草Phyllagathiscavaleriei(Levl.etVan.)Guill.的全草或根。分布于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具有清熱涼血,利濕之功效。常用于熱毒血痢,濕熱帶下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血熱崩…
對(duì)生耳蕨,中藥名。為鱗毛蕨科植物對(duì)生耳蕨Polystichumdeltodon(Bak.)Diels的全草。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臺(tái)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具有活血止痛,消腫,利尿,預(yù)防感冒之功效。常用于跌打損傷,蛇咬傷。
羅漢松根皮,中藥名。為羅漢松科植物羅漢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(Thunb.)D.Don或短葉羅漢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(Thunb.)D.Donvar.makiEndl.的根皮。羅漢松分布于西南及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…
槭葉草,中藥名。為虎耳草科植物槭葉草Mukdeniarossii(Oliv.)Koidz.的全草。分布于東北地區(qū)。具有寧心安神之功效。常用于心慌,心悸。
紅苕母子,中藥名。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batatas[l.]Lam.的種子。我國(guó)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具有生肌斂瘡之功效。常用于慢性潰瘍,湯火傷。
甘草梢,中藥名。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.根的末梢部分或細(xì)根。具有瀉火解毒,利尿通淋之功效。用于熱淋,小便短少,陰莖中疼痛,胸中積熱。
柯榔木,中藥名。為椴樹(shù)科植物一擔(dān)柴Colonafloribunda(Wall.)Craib[GrewiaflorbundaWall.]的全株。分布于云南南部。具有清熱涼血,透疹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斑疹透發(fā)不暢,麻疹不出,癰腫瘡毒,膿成不潰。
紅毛五加皮,中藥名。為五加科植物紅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的莖皮或根皮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青海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具有祛風(fēng)濕,強(qiáng)筋骨,活血利水之功效。常用于風(fēng)寒濕痹,拘攣疼痛…
馬骨,中藥名。為馬科動(dòng)物馬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的骨骼。全國(guó)各地均有飼養(yǎng)。具有醒神,解毒斂瘡的功效。主治嗜睡,頭瘡,耳瘡,臁瘡,陰瘡,瘭疽。
牛奶菜,中藥名。為蘿藦科植物牛奶菜MarsdeniasinensisHemsl.的全草。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和四川等省區(qū)。具有補(bǔ)腎強(qiáng)筋,健脾益氣之功效。常用于腎虛腰痛,風(fēng)濕勞傷,脾胃虛弱,缺乳等…
菊花苗,中藥名。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(Ramat.)Tzvel.的幼嫩莖葉。全國(guó)各地均有栽培。藥用菊花以河南、安徽、浙江栽培最多。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。主治頭風(fēng)眩暈,目生翳膜。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(qǐng)手機(jī)掃碼訪問(wèn)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(zhuān)業(yè)幫買(mǎi)咨詢服務(wù)
請(qǐng)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(hào)
微信公眾號(hào)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