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荴,中藥名。為殼斗科植物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.的內果皮。分布于遼寧以南各地,除青海、新疆以外,均有栽培。具有散結下氣,養顏之功效。常用于骨鯁,瘰疬,反胃,面有皺紋。
柑皮,中藥名。為蕓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chachiensisHort.等多種柑類的果皮,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帶,以新會、四會栽培最多。廣州近郊也有栽培。具有下氣,調中,化痰,醒酒之功效。用于飲食失調,上氣煩滿,…
枇杷,中藥名。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(Thunb.) Lindl.[Mespilus japonica Thunb.]的果實。具有潤肺,止渴,下氣的功效。主治肺痿咳嗽吐血,衄血,燥渴,嘔逆。
礞石,中藥名。為綠泥石化云母碳酸鹽片巖、變質巖類展云母片巖的碎塊。前者藥材稱青礞石,主產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;后者藥材稱金礞石。主產于河南、河北等地。具有墜痰下氣,平肝鎮驚的功效。主治氣逆喘咳,…
胡椒,中藥名。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.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。具有溫中止痛,下氣消痰,開胃進食的功效。主治胃寒脘腹冷痛,嘔吐,泄瀉,癲癇,風蟲牙痛,蜈蚣咬傷等。
厚樸,中藥名。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.et Wils.或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nalis Rehd.et Wils.var.biloba Rehd.et Wils.的干燥干皮、根皮及枝皮。具有燥濕消痰,下氣除滿的功效。主治濕…
中藥方劑“白果定喘湯”。處方:生白果21個(杵),姜半夏3錢,生桑皮3錢,款冬花3錢,光杏仁3錢,蘇子2錢,橘紅1錢半,片芩1錢半,麻黃1錢,生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豁痰下氣。主痰喘。寒痰遏熱,壅塞氣管,咳逆氣粗…
中藥方劑“白蔻散”。處方:白蔻1錢5分,紅蔻1錢5分,蒼術1錢5分,羌活1錢5分,陳皮1錢5分,厚樸1錢5分,檳榔1錢5分,枳殼1錢5分,香附1錢5分,姜皮1錢,白術1錢,砂仁1錢,甘草8分。功能主治:酒病發表后,上膈已…
中藥方劑“百部酒”。處方: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。炮制:將百部根炒后搗碎,放入干凈的瓶子中;倒入白酒浸泡,密封;7日后開啟,過濾去渣,裝瓶備用。功能主治:潤肺下氣,止咳殺蟲。主治因百日咳、肺結核、氣管炎…
中藥方劑“八兒不湯”。處方:羊肉1腳子(卸成事件),草果5個,回回豆子半升(搗碎,去皮),蘿卜2個。功能主治:補中下氣,寬胸膈。主。用法用量:原書注:八兒不湯系西天(天竺)茶飯名;色數大,即骰子般大小。
中藥方劑“八等散”。處方:白木3兩,厚樸(炙)3兩,人參3兩,茯苓3兩,吳茱萸3兩,陳曲3兩,麥糵3兩,芎3兩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消谷下氣。主飲食不消。用法用量:每服方寸匕,酒送下,1日3次。
中藥方劑“半夏曲芽湯”。處方: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檳榔 神曲 麥芽 香附子 厚樸 蒼術 甘草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化痰消積,下氣止嘔。主飲食積滯,痰涎壅盛,嘔吐不已。用法用量:上藥加生姜5片,大棗1枚,煎服。處方…
中藥方劑“必勝飲”。處方:半夏 枳實各6克、石膏(煅)9克 杏仁(去皮、尖)茶葉 麻黃 瓜蔞霜(去油)甘草各3克 生姜5片。功能主治:功用】宣肺下氣,清熱化痰。主哮證,痰熱蘊肺,久久不愈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,不…
中藥方劑“草鐘乳丸”。別名:曹公草鐘乳丸、曹公鐘乳丸。處方:鐘乳2兩(別研令細),菟絲子1兩(酒浸1宿,別搗),石斛1兩,吳茱萸半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安五臟,補腸胃,下氣消食…
中藥方劑“陳皮滑石散”。處方:陳皮1兩,滑石1兩,川芒消1兩,葵子1兩,赤茯苓半兩,赤芍藥半兩,子芩半兩,瞿麥半兩,石葦半兩,蒲黃半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氣淋,腹脅脹滿,臍下氣結,小腸疼痛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曹公卓鐘乳圓”。處方:菟絲子(酒浸.搗.焙)、石斛(去根),各一兩;鐘乳粉二兩,吳茱萸(湯洗七次.炒)半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煉蜜和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五勞七傷,肺損氣急。療丈夫衰老,陽…
中藥方劑“倉公下氣湯”。處方:歸身、川芎、白芍、茯苓、白術、甘草、陳皮、厚樸、木香、香附、烏藥、杜仲、腹皮、紫蘇、前胡。功能主治:妊娠腹中宿有風寒逆氣,致令停飲,復重觸冷發動,與氣相干,致心腹脹滿者…
中藥方劑“大蒜粥”。處方:紫皮大蒜30克 粳米100克。制法:大蒜去皮,放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,然后取粳米,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,再將蒜放入粥,同煮為粥。功能主治:下氣,消炎,健胃,止痢。適用于急性菌痢。用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