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作用
功能
補氣血,舒筋絡(luò),利小便。
主治
氣血虛弱,肺虛咳嗽,心悸盜汗,煩渴,風(fēng)濕痹痛,淋病,水腫,痘疹不透。
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搗汁;或熬膏;或浸酒。外用:浸酒涂擦;或搗汁含咽;或研末撒。
注意事項
陰虛內(nèi)熱、胃腸實熱或痰熱內(nèi)蘊者慎服。
化學(xué)成分
果含葡萄糖,果糖,少量蔗糖,木糖,酒石酸,蘋果酸,并含各種花色素的單葡萄糖苷和雙葡萄糖苷,果皮含矢車菊素,芍藥花素,飛燕草素,矮傘牛素,錦葵花素,錦葵花素-3-β-葡萄糖苷。此外,本品還含原矢車菊酚低聚物。
藥理作用
抗腫瘤、抗氧化、延緩衰老作用,對環(huán)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損傷具有拮抗作用,對四氯化碳所致小鼠化學(xué)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。
相關(guān)論述
1、《本經(jīng)》:“主筋骨濕痹,益氣倍力,強志,令人肥健耐饑,忍風(fēng)寒。久食輕身,不老延年。可作酒。”
2、《別錄》:“逐水,利小便。”
3、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“治時氣發(fā)瘡疹不出者,研酒飲之。”
4,《滇南本草》:“大補氣血,舒筋活絡(luò)。泡酒服之,治陰陽脫癥,又治盜汗虛證。汁,治咳嗽。”
臨床應(yīng)用
臨床應(yīng)用
藥膳食療:
鮮葡萄汁:
功效:和中健胃、增迸食欲:對嬰兒食欲不振、厭食有療效。常飲則延年減肥。
原材料:新鮮葡萄100g,白糖適量。
做法:把葡萄洗凈、去梗,拿清潔紗布包緊后擠汁,加入適量白糖調(diào)勻即可。
用法:1天分3次喝完。
相關(guān)配伍
1、強腎:瑣瑣葡萄、人參各一錢,火酒浸一宿,晨涂于手心,摩擦腰脊,能助膂力強壯,若臥時摩擦腰脊,力能助腎之堅強,服之尤為得力。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
2、治熱淋,小便澀少,磣痛瀝血:葡萄(絞取汁)五合,藕汁五合,生地黃汁五合,蜜五兩。上相和,煎為稀場,每于食前服二合。(《圣惠方》)
3、除煩止渴:生葡萄搗濾取汁,以瓦器熬稠,入熟蜜少許,同收,點湯飲。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》)
4、治咽喉紅腫,熱氣尚淺者:甜葡萄汁加元胡粉,徐徐飲之。(《喉科金鑰》清涼飲)
5、治時氣或瘡疹發(fā)不出:葡萄子生為末,每服一二錢,溫酒或米飲調(diào)下。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7-9月果熟時采收,鮮用或風(fēng)干。
保存方法
貯干燥容器內(nèi),置陰涼干燥處。防熱,防潮,防蛀。
藥材鑒別
藥材性狀
本品鮮品為圓形或橢圓形,干品均皺縮,長3-7mm,直徑2-6mm,表面淡黃綠色至暗紅色。頂端有殘存柱基,微凸尖,基部有果柄痕,有的殘存果柄。質(zhì)稍柔軟,易被撕裂,富糖質(zhì),氣微,味甜微酸。
植物學(xué)信息
植物種屬
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葡萄。
形態(tài)特征
高大纏繞藤本。幼莖禿凈或略被綿毛;卷須二叉狀分枝,與葉對生。葉互生;葉柄長4-8cm;葉片紙質(zhì),圓卵形或圓形,寬10-20cm,常3-5裂,莖部心形。花雜性,異株;圓錐花序大而長,與葉對生,被疏蛛絲狀柔毛;萼極小,杯狀,全緣或不明顯的5齒裂;花瓣5,黃綠色;雄蕊5;花盤隆起,由5個腺體組成,基部與子房合生;子房2室,花柱短,圓錐形。漿果卵圓形至卵狀長圓形,富汁液,成熟時紫黑色或紅而帶青色,外被蠟粉。花期6月,果期9-10月。
分布區(qū)域
原產(chǎn)亞洲西部,現(xiàn)我國各地普遍栽培。
生長環(huán)境
多為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