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作用
功能
健脾補肺,行氣利濕,舒筋活絡。
主治
五指毛桃主要用于治療脾虛浮腫,食少無力,肺癆咳嗽,盜汗,帶下,產后無乳,風濕痹痛,水腫,肝硬化腹水,肝炎,跌打損傷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60-90g。
注意事項
尚不明確。
臨床應用
臨床應用
1、治產后無乳:五指牛奶60g。燉豬腳服。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手冊》)
2、治白帶:五指牛奶30g,一匹綢60g。水煎服。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手冊》)
3、治老年氣虛浮腫:五指牛奶90g,千斤拔30g,水煎服。或五指牛奶90g,燉豬脊骨食。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手冊》)
4、治神經衰弱:五指毛桃根常配葫蘆茶、含羞草各50g,浸酒60ml,浸泡10d后備用。每次20ml,每日3次。(《中國民族藥志》)
5、治慢性氣管炎:紫花杜鵑150g,毛冬青100g,五指毛桃100g。每日1劑,水煎服。一般用藥后第六日見效。(《中國民族藥志》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炮制方法
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。產地未切片者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保存方法
貯于干燥容器內,置干燥通風處。
藥材鑒別
藥材性狀
根略呈圓柱形,有分枝,長短不一,直徑0.2-2.5cm,表面灰棕色或褐色,有縱皺紋,可見明顯的橫向皮孔及須根痕。部分栓皮脫落后露出黃色皮部。質堅硬,難折斷,斷面呈纖維性。飲片通常厚1-1.5cm,皮薄,木部呈黃白色,有眾多同心環(huán),可見放射狀紋理,皮部與木部易分離。氣微香,味甘。
飲片性狀
為圓形厚片,皮部狹窄,易撕裂,纖維性;木部寬廣,淡黃色。周邊灰黃色或棕黃色。質堅硬。氣微,味淡。
植物學信息
植物種屬
桑科榕屬植物裂掌榕。
形態(tài)特征
灌木或落葉小喬木,高1-2m,全株被黃褐色貼伏短硬毛,有乳汁。葉互生;葉片紙質,多型,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廣卵形,長8-25cm,寬4-10(-18)cm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圓形或心形,常具3-5深裂片,微波狀鋸齒或全緣,兩面粗糙,基出脈3-7條;具葉柄,長2-7cm;托葉卵狀披針形,長0.8-2cm。隱頭花序,花序托對于葉腋或已落葉的葉腋間,球形,直徑5-10mm,頂部有苞片形成的臍狀突起,幼時特別明顯,基部苞片卵狀披針形。被緊貼的柔毛;總花梗短,長5mm,或無;雄花、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;雄花生于近頂部,花被片4,線狀披針形,雄蕊1-2;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,花柱側生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,花被片4,瘦果橢圓形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分布區(qū)域
分布于福建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道地產區(qū)
主產于云南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福建。
生長環(huán)境
生于山林中或山谷灌木叢中,以及村寨溝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