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紫金牛功效作用
功能
祛風濕,解熱毒,止痛。
主治
風濕痹痛,咽喉腫痛,牙痛,胃痛,跌打骨折,淋巴結腫大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9-20g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注意事項
尚不明確。
相關論述
《廣西民族藥簡編》:“水煎服治胃痛,牙痛,咽喉炎。水煎服或浸酒服治風濕。水煎服兼搗爛敷患處治跌打損傷,骨折,淋巴結腫大。”
臨床應用
相關配伍
1、治胃痛,牙痛、咽喉炎(壯):高腳涼傘9g,水煎服,一日二次。《廣西民族藥簡編》
2、治跌打損傷,骨折(瑤):點抵改房9g,水煎服,一日二次。《廣西民族藥簡編》
3、治風濕,淋巴腫大、跌打損傷,骨折(瑤):兩遜9g,鮮品搗爛敷患處。《廣西民族藥簡編》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夏、秋季采挖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藥材鑒別
藥材性狀
根莖圓柱形,常粗短,于2-5cm處有肉質根2-4條作爪狀分生。根圓柱形,長5-10cm,直徑2-5mm,表面黃棕色或黃棕紅色,具皺縮橫紋和縱溝紋。質脆易折斷,斷面類白色,皮部約占1/2或2/3,有少量朱砂點散在,木部淡黃色,皮部于木部易分離。氣微,味辛澀。
植物學信息
植物種屬
紫金牛科植物尾葉紫金牛。
形態特征
多枝灌木,高0.5-1米;枝條纖細,被微柔毛,以后無毛,除側生特殊花枝外,無分枝或僅從基部分枝。葉片膜質,長圓狀或橢圓狀披針形,稀橢圓形,頂端長而細漸尖或尾狀漸尖,基部楔形或鈍,近圓形,長6-13厘米,寬2-3 (-4.5) 厘米,邊緣具皺波狀淺圓齒或圓齒,具邊緣腺點,兩面無毛,背面被不甚明顯的疏鱗片,無腺點,側脈約8對,不連成邊緣脈;葉柄長5-8毫米。復亞聚傘花序或傘形花序,著生于側生特殊花枝頂端,被微柔毛;花枝長5-20厘米,近頂端具3-4片葉;花梗長7-12毫米,被微柔毛,花長6 (-8) 毫米,花萼僅基部連合,僅連合部分被微柔毛,萼片卵形,長約3毫米,頂端鈍或急尖,無毛,具腺點;花瓣粉紅色,廣卵形,頂端急尖,長6 (-8) 毫米,具腺點,外面無毛,里面近基部被微柔毛或無毛;雄蕊為花瓣長的2/3,花藥卵形,背部具疏腺點;雌蕊與花瓣等長或略長,子房卵珠形,無毛;胚珠5枚,1輪。果球形,直徑約6毫米,紅色,具腺點,果梗有時長達2厘米。花期5-7月,果期11-12月或5-6月。
分布區域
分布于西南及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道地產區
西南及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生長環境
生于海拔1000-2200m的山谷、山坡疏密林下陰濕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