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蕊茶功效作用
功能
清熱解毒消腫。
主治
癰腫瘡瘍,咽喉腫痛,跌打損傷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注意事項
尚不明確。
臨床應用
相關配伍
1、治癰腫潰爛:鮮連蕊茶葉、鮮榔榆葉等量。搗爛,外敷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
2、治風火喉痛:連蕊茶花12-15g。水煎,沖白糖服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3、治跌打損傷:連蕊茶根12-15g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根、葉,全年均可采,根切片,曬干,葉鮮用;花,春季采集,曬干。
植物學信息
植物種屬
山茶科植物毛花連蕊茶。
形態特征
灌木或小喬木,高1-5米,嫩枝密生柔毛或長絲毛。葉革質,橢圓形,長4-8厘米,寬1.5-3.5厘米,先端漸尖而有鈍尖頭,基部闊楔形,上面干后深綠色,發亮,下面初時有長毛,以后變禿,僅在中脈上有毛,側脈5-6對,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,邊緣有相隔1.5-2.5毫米的鈍鋸齒,葉柄長3-5毫米,有柔毛。花常單生于枝頂,花柄長3-4毫米,有苞片4-5片;苞片闊卵形,長1-2.5毫米,被毛;萼杯狀,長4-5毫米,萼片5片,卵形,有褐色長絲毛;花冠白色,長2-2.5厘米,基部與雄蕊連生達5毫米,花瓣5-6片,外側2片革質,有絲毛,內側3-4片闊倒卵形,先端稍凹入,背面有柔毛或稍禿凈;雄蕊長1.5-2厘米,無毛,花絲管長為雄蕊的2/3;子房無毛,花柱長1.4-1.8厘米,先端3淺裂,裂片長僅1-2毫米。蒴果圓球形,直徑1.5厘米,1室,種子1個,果殼薄革質。花期4-5月。
分布區域
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道地產區
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生長環境
生于海拔150-500m的山地疏林中,以及山谷、林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