詢問病人的主要疾病,又可為醫生有目的、有重點地檢查病情提供線索。所以歷代醫家向來重視問診。明代張景岳也認為問診是“診病之要領,臨證之首務。”并在《景岳全書·十問篇》中對問診的內容及其辨證意義作了詳細的闡述。問診時,醫生要首先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痛,然后再圍繞主要病痛進行有目的、有步驟的詢問,既要突出重點,又要全面了解。
在問診時切忌給病人以暗示和誤導,尤其與情志病人的交談,“詐病”者的假訴,要有所識別取舍。
1、問睡眠:你的睡眠如何?是否一覺到天亮?是否每天定時會醒?如果會醒,是幾點會醒?是否多夢等等。
2、問胃口:你感覺餓嗎?有欲望想吃什么特別的食物或是喜愛什么味道的食物?或是不餓,完全沒有胃口。
3、問大便:你便秘嗎?每天有大便嗎?大便顏色是什么?是下利嗎?很臭還是無味?等等。
4、問小便:你的小便是什么顏色?頻尿嗎?還是小不出來?還是沒有尿意?平均一天幾次?等等。
5、問口渴:你很渴嗎?如渴,最想喝什么溫度的水?如不渴,時常會忘記喝水嗎?還是再怎么喝也不能止渴呢?
6、問寒熱:你平時覺得身體很熱還是很冷?手腳冰冷嗎?
7、問汗:你容易出汗嗎?會半夜盜汗嗎?會時常流汗不止嗎?還是不出汗的身體呢?
8、問體力如何:精神好嗎?還是一直疲憊中?早上起床時,是精神奕奕呢?還是無法起床呢?精神能夠集中嗎?
9、問性功能:你性功能好嗎?等等。
10、問女子月經:無論??有無月經,都要詳細說明??的月經情形,是延后還是每次都提前呢?痛不痛呢?生過小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