豨桐丸
《濟世養生集》卷三:豨桐丸
豨薟草 臭梧桐各等分
上藥酒制曬干,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
祛風勝濕,舒筋活絡。治感受風濕,兩足酸軟,步履艱難,狀似風癱。現用于風濕性關節炎及慢性腰腿痛。
每服12克,早、晚各一服。
服藥期間,忌豬肝、羊血等物。
清·《集驗良方拔萃》:豨桐丸
豨桐丸,出自清·《集驗良方拔萃》。本方制片,名“豨桐片”。
豨薟草、臭梧桐葉。
上藥各等分,共研細末,制為丸劑。每服6~9克,每日3次。片劑,每片約含生藥1.25克,每服4片,每日2次。
祛風濕,利筋骨。
主治風濕痹痛,腰膝酸軟軟,步履不健,舌淡苔白,脈弦細。
豨桐丸主要用于治療風濕痹痛。原方由豨薟草和臭梧桐兩味藥組成,均能祛風濕、止痹痛,相須為用。臨床應用以風濕疼痛、腰膝酸軟、下肢筋骨痹痛為辨證要點。
現代藥理研究證實,豨薟草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和抗感染作用,對細胞免疫、體液免疫等具有抑制作用,通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,改善局部病理反應而達到抗風濕作用。臭梧桐煎劑有鎮痛和鎮靜作用。
集驗良方豨桐丸,臭梧桐葉豨薟草,二藥等分制為丸,祛風濕還利筋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