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一般4-10個月長牙齒。新生兒長牙的早晚,一般與遺傳、營養都有關系。最早可以在4個月的時候出牙,遲一點一般在一歲左右,甚至有的寶寶在出生就有牙齒,這也屬于正常現象。建議平時要注意及時適當的添加輔食,補充鈣等微量元素,讓寶寶的營養更加均衡,身體發育更加健康。
長牙齒的順序一般是下頜先于上頜,自前向后長出,通常3歲前全部長齊。如果孩子超過一歲仍然沒有牙齒,就應該去醫院接受治療。6歲左右會長第一顆恒牙,6-12歲期間,乳牙就會逐漸被同位置恒牙代替。寶寶長牙期間,可能會出現發燒、吐氣泡、流口水、睡眠不安、煩躁等現象,這些都屬于正常范圍,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咀嚼食物或者磨牙棒,來緩解長牙的不適。另外,也要及時的補充蛋白質、磷、鈣、維生素等營養物質,讓寶寶的牙齒健康的生長。
寶寶長牙晚的原因
1、 遺傳因素。家庭病史、種族甚至性別都可能會導致寶寶長牙晚,并且女寶寶的長牙時間比男寶寶可能會早一些。
2、 后天環境。寶寶長牙與后天環境也是有關系的,比如出生是否足月。如果是胎齡30周就出生的寶寶,長第一顆牙的時間就需要往后延遲10周,即出生后的6-8個月。另外,出生時體重過于輕的寶寶,長牙也可能會比較慢。
3、 疾病。一些系統性疾病,比如外胚胎發育不全、腦下垂體分泌異常、唐氏癥等都可能導致寶寶長牙太晚。
4、受傷或者感染。外傷或者感染會導致寶寶牙齒與牙齒連接的韌帶壞死,造成寶寶出牙太晚,或者牙齒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