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黃精粥”。處方:黃精(切碎)米。功能主治:補脾胃,潤心肺。主脾胃虛弱,體倦乏力,飲食減少,肺虛燥咳,或干咳無痰,肺癆咳血。用法用量:《藥粥療法》本方用黃精15~30g(或鮮黃精30~60g),粳米二兩…
中藥方劑“補脾飲”。處方:白術、黃耆、茯苓、山藥、廣皮、當歸、熟地、人參、香附、補骨脂、炙甘草。功能主治:大補脾胃。主婦人脾胃虛,水谷減少,血無由生,始則經來少而色淡,后則閉絕不通,飲食日減,面色萎…
中藥方劑“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”。別名:瀉陰火升陽湯、升陽泄火湯、升陽降火湯。處方:柴胡1兩5錢,甘草(炙)1兩,黃耆1兩,蒼術(泔浸,去黑皮,切作片子,曬干,銼碎,炒)1兩,羌活1兩,升麻8錢,人參7錢,黃…
中藥方劑“補脾胃湯”。處方:人參8分,黃耆1錢,白術1錢,蒼術8分,蓮肉1錢,麥芽1錢,陳皮8分,草蔻8分。功能主治:補脾胃。主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保痘湯”。處方:人參1錢,白術2錢,黃耆2錢,當歸2錢,麥冬2錢,陳皮5分,荊芥1錢。功能主治:大補脾胃之氣,佐以補血。主痘瘡78日,脾胃氣弱,肝血不生,瘡平漿薄,飲食少減。用法用量:如癢,加白芷3分…
中藥方劑“半夏白術天麻湯”。處方:黃柏(酒洗)0.6克 干姜0.9克 天麻 蒼術 白茯苓 黃耆 澤瀉 人參各1.5克 白術 炒神曲各3克 半夏(湯洗七次)大麥蘗面 橘皮各1.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補脾胃,化痰濕,定…
中藥方劑“并提湯”。處方:大熟地30克,巴戟30克(鹽水浸),土炒白術30克,人參15克,生黃芪15克,山萸肉9克,枸杞子6克,柴胡1.5克。功能主治:補腎氣,兼補脾胃。主腎氣(陽)不足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…
中藥方劑“調中歸耆湯”。處方:人參、首烏、遠志、茯苓、黃耆、當歸、肉桂、地黃。功能主治:滋厚膿血,峻補脾胃。主產后流注潰后,膿水不止,而形衰食少者。
中藥方劑“沖和資生丸”。處方:白術4兩,茯神2兩5錢,棗仁2兩5錢,當歸2兩5錢,蓮肉2兩5錢,人參2兩,黃耆1兩5錢,陳皮1兩5錢,砂仁1兩5錢,楂肉1兩5錢,神曲1兩5錢,麥芽粉1兩5錢,白蔻仁1兩,遠志1兩,益智1兩…
中藥方劑“參術啟脾丸”。處方:人參(去蘆)2兩,白術(麩皮炒)4兩,黃耆(蜜炙)2兩,白茯苓(去皮)2兩,山藥(微炒)2兩,甘草(炙)5錢,陳皮(去半白)1兩,黃連(炒)8錢,法制半夏粉1兩,砂仁1兩,神曲(…
中藥方劑“參術芍甘湯”。處方:參、赤苓、術、草、芎、歸、白芍、地、木香、陳皮、烏藥。功能主治:溫補脾胃,兼祛寒邪,消生冷之物,養血行氣。主產后痢疾,或赤或白;或赤白雜下,由氣血損傷,脾胃衰弱,兼外感…
中藥方劑“參苓白術散”。處方:人參100g 茯苓100g 白術(炒)100g 山藥100g 白扁豆(炒)75g 蓮子50g 薏苡仁(炒)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。性狀:為黃色至灰黃色的粉末;氣香,味甜。炮制:上十味,粉碎成細…
中藥方劑“大補脾丸”。處方:人參、白術、當歸、熟地、白芍、甘草、茯苓、杜仲、黃芩、廣皮、木香、砂仁。功能主治:大補脾胃,開郁。主妊娠憂郁不解,以致陰血衰耗,胎燥而萎。各家論述:是方四君以補氣,歸、芍、…
中藥方劑“大效厚樸煎丸”。處方:厚樸1斤(去皮,用生姜半斤和皮,切作片子,水7升同樸煮,水盡為度,不用生姜,樸焙干),干姜4兩(銼作骰子大,用甘草2兩,半寸截,水7升,同煮水盡,不用甘草,干姜焙干),茴…
中藥方劑“固胃丸”。處方:梓樸(去皮,銼)1斤,生姜1斤(銼),棗子半斤(去皮核,以上3味用水2斗,煮棗爛,水干為度),白術半斤,高良姜3兩,草豆蔻3兩,甘草(炙)2兩,蓽澄茄2兩,肉桂(去皮)2兩,白豆蔻…
中藥方劑“黃耆補胃湯”。別名:升陽湯(《脾胃論》卷下)。處方:黃耆 柴胡 當歸身 益智 橘皮各9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紅花少許。制法:上藥哎咀,都作一服。功能主治:益氣升陽,調補脾胃。治大便一日三四次,溏而…
中藥方劑“厚樸煎丸”。處方:茴香(炒黃)4兩,川椒(炒少時)4兩,附子(炮)2兩,益智仁2兩,梓樸半斤(去皮,銼如指面大,用生姜半斤帶姜皮切作片子,用水3升,慢火煮干,去姜),干姜4兩(銼碎如骰子大,用甘…
中藥方劑“姜棗紅糖湯”。處方:干姜 大棗 紅糖各30克。制法:將大棗去核洗凈,干姜洗凈切片,加紅糖同煎湯服。功能主治:補脾胃,溫中益氣。適用于寒濕凝滯型、氣血虛型痛經。用法用量:每日2次,溫熱服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