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鱉甲三棱丸”。處方:鱉甲(九肋,重4兩以上者,水浸洗,去脊骨裙襕,醋浸1宿,炙,為末)3兩,京三棱(水浸2宿,銼,醋浸1宿,焙干,為末)3兩,干漆(炒煙出)3兩,木香1分,干姜(炮)1分,補骨脂(…
中藥方劑“百順丸”。處方:川大黃(綿紋者)500克 牙皂角(炒微黃)48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用湯浸蒸餅搗丸,或制成蜜丸,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治氣積、血積、蟲積、食積,傷寒實熱秘結。用法用量:每服1.5~9克。
中藥方劑“八仙串”。處方:干漆(炒令煙盡)5錢,丁香3錢,廣木香5錢,檀香5錢,檳榔5錢,防己1兩,黑丑(取頭末)3兩,白丑(取頭末)2兩(黑、白丑頭末和勻,分一半生用,一半炒熟用),楝樹根皮(為末)1兩(…
中藥方劑“大紅花丸”。處方:川大黃2兩,紅花2兩,虻蟲10個(去翅足)。制法:上取大黃7錢,醋熬成膏,和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婦人血積聚癥瘕,經絡注滯。用法用量:每服57丸,食后溫酒下,1日3次。
中藥方劑“黑龍妙化膏”。處方:川烏30克 草烏30克 當歸30克 白芷30克 赤芍30克 生地30克 熟地30克 兩頭尖30克 官桂30克 三棱30克 莪術30克 穿山甲30克 木鱉子(去殼,凈仁)30克 巴豆(去殼)100個 蓖麻仁lOO個。…
中藥方劑“歸竭丸”。處方:當歸,血竭,蓬術(煨),白芍(酒炒)2兩,五靈脂4兩。制法: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產后血積,腹中成塊。用法用量:每服60丸,空心酒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滑澀湯”。處方:紅花1兩(胚子者)。功能主治:產后血積未絕,悶亂氣閉欲絕。用法用量:酒2鐘,煎至1鐘,烏梅湯2匙并服。口噤,灌之。
中藥方劑“紅圓子”。處方:京三棱(浸軟.切片)、蓬莪術、青橘皮、陳皮(去白),各五斤。干姜(炮)、胡椒,各三斤。炮制:上為細末,用醋面糊為圓,如梧桐子大,礬紅為衣。功能主治:治丈夫脾積氣滯,胸膈滿悶,…
中藥方劑“和血通經湯”。處方:當歸 京三棱(炮)各15克 廣茂(炮)12克 木香 熟地黃 肉桂各9克 紅花 貫眾 蘇木各6克 血竭3克(另研)。制法:上十味,除血竭外,同為細末,和勻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室女受寒,月事不…
中藥方劑“金漆丸”。處方:金漆1兩,硫黃1兩,水銀半兩(與硫黃結為砂子,細研),硇砂半兩(細研),沒藥1兩(細研),鬼箭羽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,搗末),狗膽4枚(干者;搗末),巴豆1分(去皮心,研,紙…
中藥方劑“韭菜丸”。處方:當歸、川芎、人參、牡丹皮、桃仁、大黃、黃芩、姜黃、三棱、莪術、桔梗、枳殼、半夏、防風、羌活各等分(俱要生用)。制法:上用韭菜根共一處,酒浸曬干又漫,如此35次,為末,水為丸,…
中藥方劑“散瘀和傷湯”。處方:番木鱉(油燥去毛)紅花 生半夏各15克 骨碎補 甘草各9克 蔥須30克。功能主治:治一切蹦撞損傷,瘀血積聚。用法用量:上藥用水1升煎滾,加醋60克,再煎十數滾,熏洗患處,一日十數次。
中藥方劑“順榮湯”。處方:大黃30克(酒浸,蒸熟,銼)當歸30克蓽茇15克 鬼箭30克 枳殼30克(去瓤,麩炒)赤芍藥15克 豬牙皂角15克(火上炙)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血積,血塊、瘕癥,腹大,內有塊形…
中藥方劑“通瘀煎”。處方:當歸尾9~15克 山楂 香附 紅花(新者,炒黃)各6克 烏藥3~6克 青皮4.5克 木香2.1克 澤瀉4.5克。功能主治:活血祛瘀,行氣止痛。治婦人氣滯血積,經脈不利,痛極拒按。用法用量:水400毫…
中藥方劑“增味四物湯”。處方: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 三棱 廣茂 肉桂 干漆(炒煙盡)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血積,小腹積塊,遇寒劇痛不可忍。用法用量:每服15克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益母膏”。別名:益母草膏(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)、還魂丹(《惠直堂經驗方》)。處方:益母草(端午日或小暑日俱可收采)。制法:上藥不限多少,連根、莖、葉洗凈,用大石臼石杵搗爛,以布濾取濃汁,入砂…
中藥方劑“鹽煎散”。處方:草果仁(去皮.煨)、縮砂(去殼取仁)、檳榔(炮)、厚樸(去粗皮)、肉豆蔻(煨)、羌活(去蘆)、蒼術(米泔浸二宿)、陳皮(去白)、蓽澄茄、枳殼(去瓤.麩炒)、良姜(油炒)、茯苓…
中藥方劑“理血膏”。處方:黨參1兩,丹參1兩,黃耆1兩,生地1兩,熟地1兩,當歸1兩,川芎1兩,白芍1兩,赤芍1兩,白術1兩,天冬1兩,麥冬1兩,柏子仁1兩,棗仁1兩,遠志1兩,五味1兩,丹皮1兩,地骨皮1兩,龜版1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