癇病是種反復發作性的神志異常的病證,臨床以突然意識喪失,甚則仆倒,不省人事,強直抽搐,口吐涎沫,兩目上視或口中怪叫,移時蘇醒,一如常人為特征。
薏苡仁五錢,桑根白皮、麥門冬各三錢,白石英二錢,人參、五味子、款冬花、紫菀、杏仁、貝母、阿膠、百合、桔梗、秦艽、枇杷葉各一錢,姜、棗、粳米同煎。
中藥方劑“地黃飲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(焙)巴戟天(去心)山茱萸(炒)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附子(炮裂,去皮、臍)石斛(去根)五味子(炒)桂(去粗皮)白茯苓(去黑皮)各30克 麥門冬(去心,焙)遠志(去心…
中藥方劑“大效人參枳實湯”。處方:枳實4個(米泔浸,去瓤,切,麩炒),桑白皮半兩,半夏半兩(湯洗78次,切,仍以姜汁浸),甘草半兩(炙),白茯苓半兩,款冬花半兩,五味子半兩,阿膠半兩(麩炒),細辛半兩…
中藥方劑“二曲丸”。處方:神曲半斤(為末,棗肉搜和成餅,候干,慢火炙),半夏半斤(為末,生姜自然汁搜成餅,候干,慢火炙)。制法:上為細末,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脾虛痰盛,不入食。用法用量:每…
中藥方劑“固金養榮湯”。處方:桔梗、桑皮、川貝、茯苓、百合、杏仁、陳皮、甘草。功能主治:血虛痰火。用法用量:本方方名,據劑型,當作“固金養榮丸”。
中藥方劑“琥珀定志丸”。處方:南星250克(先將地作坑,用炭火9千克,在坑內燒紅,去炭盡,再將好酒5千克左右,傾入在坑內,大瓦盆蓋覆周圍,以炭火擁定,勿令泄氣,次日取出為末)真琥珀30克(皂角水洗,去油)…
中藥方劑“和中煎”。處方:檳榔1兩,木香1兩,橘皮1兩,青皮1兩,神曲1兩,麥蘗1兩,茯苓1兩,半夏1兩,人參班兩,白術半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姜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勻氣寬中,宣通壅滯,調順三焦,…
中藥方劑“金水六君子煎”。處方:黨參3錢,歸身3錢(炒),熟地3錢,陳皮2錢,法夏2錢(研),茯苓2錢,炙草1錢。功能主治:喘促、系虛痰實喘者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3片、大棗2枚為引,水煎服。處方:黨參5錢,懷熟地5…
中藥方劑“化痰降火湯”。處方:陳皮(去白)、半夏(姜汁制)、茯苓(去皮)、澤瀉、黃柏(酒炒)、知母(酒炒)、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上銼。功能主治:陰虛痰火,尾骨節痛。用法用量:必用木香、前胡為引。 若痛不止…
中藥方劑“拒風丸”。別名:拒風丹。處方:天南星2兩,半夏(湯洗7次,切,焙)2兩,藁本(去土)1兩,細辛(去葉土)1兩,川芎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生…
中藥方劑“昆布散”。處方:昆布 香附 夏枯草 川貝 元參 牡蠣 半夏 白芥子 忍冬 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研末。功能主治:治馬刀。虛痰入絡,項側脹硬,形如長蛤,其核堅硬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6~9克,用溫開水送下。處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滋陰丸”。處方:熟地黃8兩(如法制),山茱萸肉4兩,干山藥4兩,白茯苓3兩,牡丹皮3兩,澤瀉3兩,黃柏3兩(鹽、酒、蜜炒3次,黑色),知母3兩(鹽、酒炒3次,茶合色),麥門冬3兩(去心),遼五味…
中藥方劑“清陽除眩湯”。處方:人參1.8克 白術(去蘆)3克 白茯苓3克 陳皮3克 半夏(湯泡)3克 明天麻2.4克 檳榔2.4克 旋復花2.4克 甘草1.2克。功能主治:治氣虛痰濁蒙上之眩暈。用法用量:上銼一劑。生姜3片,水煎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