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菊花酒”。處方:菊花(一斤)、杜仲(一斤)。防風、附子、黃蓍、干姜、桂心、當歸、石斛,各四兩。紫英石、肉蓯蓉,各五兩。萆薢、獨活、鐘乳粉,各八兩。茯苓(三兩)。炮制:以酒七斗,浸五日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通圣散”。處方:防風 連翹 麻黃 薄荷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芒消各15克 石膏 桔梗 黃芩各30克 白術 梔子 荊芥穗各7.5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菊花45克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暴發火眼,兩瞼潰爛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辛夷散”。處方:白菊花9g,辛夷9g,包谷粉60g,滑石粉30g,冰片6g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腋臭。用法用量:外用。
中藥方劑“菊花補肝散”。處方:甘菊、熟地、白芍、白茯、細辛、防風、柴胡、甘草、柏子仁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肝虛目暗內障。用法用量:上藥用半水半酒煎,食后服。
中藥方劑“菊花茶調散”。處方:菊花 川芎 荊芥 細辛 甘草 防風 白芷 薄荷 羌活 僵蠶 蟬蛻。制法:上研為末。功能主治:疏風止痛,清利頭目。治外感風邪,偏正頭痛,或巔頂痛,惡寒發熱,頭暈目眩,舌淡苔薄白微黃,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芍藥湯”。處方:菊花、赤白芍、白蒺藜、丹皮、鉤藤、天麻、夜交藤、生地、桑椹子。功能主治:養陰平肝定眩。主陰虛陽亢,頭暈目澀,心煩牛眠,多夢,或有盜汗,手足心熱,口干,舌紅少苔,或無苔,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細辛散”。處方:黃甘菊、白芷、僵蠶、紅花、川芎、木賊、當歸、黃柏、荊芥穗、蔓荊、細辛、白芍。功能主治:疳眼流膿生翳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菊花粥”。處方:菊花(去蒂,曬干,磨粉)。功能主治:散風熱,清肝火,降血壓。主。用法用量:煮粥,和入上藥。注意: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,尤以夏季食用為好。平素脾虛便溏的老人忌服。
中藥方劑“菊花甘草湯”。處方:白菊花120克 甘草120克。功能主治:治疔瘡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滓再煎服。重者不過二劑即消。處方:白菊花4兩,甘草4兩。功能主治:疔。用法用量:水煎頓服,滓隨即再煎。重者不過2劑即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煎”。處方:菊花、菖蒲、白礬(生用)。功能主治:目中有翳,目癢或悶。用法用量:上藥煎湯,浸夏青絹搽之。處方:甘菊花2斤(蒸濕,搗如膏),枸杞子2斤,神曲(炒微黃,搗末)2斤,生地黃4斤(研爛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清燥湯”。處方:甘菊花6克 當歸 生地 白芍(酒炒)川芎 知母 貝母(去心,研)地骨皮 麥冬(去心)各3克 柴胡 黃芩 升麻 犀角(鎊)甘草(生)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,瀉火涼血。治石榴疽。色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飲”。處方:生地1錢5分,當歸1錢,柴胡1錢,花粉1錢,黃連1錢,天冬1錢,麥冬1錢,菊花2錢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痘瘡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菊花金銀花湯”。處方:菊花、金銀花、桔梗、麥冬、甘草各3克。功能主治:據報道,用本方治療、慢性咽喉炎,一般3~5劑顯效。用法用量:開水沖泡當茶飲,每日1劑。據報道,用本方治療、慢性咽喉炎,一般3…
中藥方劑“小菊花膏丸”。處方:黃連 枯黃芩 大黃 干菊花 羌活 蒼術 荊芥 防風。制法: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兩目紅赤濕爛。用法用量:每服40~50丸。或為膏服。
中藥方劑“洗發菊花散”。處方:甘菊花60克 蔓荊子 干柏葉 川芎 桑根白皮(去粗皮,生用)白芷 細辛(去苗)旱蓮草(根、莖、花、葉)各30克。制法:上藥八味,粗篩。功能主治:治頭發干燥、脫落。用法用量:每用藥60…
中藥方劑“羚羊菊花飲”。處方:羚羊角3克,菊花20克,草決明25克,五味子15克。功能主治:平肝清熱。主肝膽風火。用法用量:水煎,頻頻代茶飲。
菊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。祖國醫學認為,菊性寒,得天地之清氣,歷經寒暑,有清熟、解毒、明目、祛風、平肝等功效。根據中醫的傳統經驗,黃菊花多用于散風清熱,白菊花長于養肝明目。因此,清熱多用杭菊,明目多用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