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白龍湯”。處方:桂枝 白芍(酒炒)龍骨(煅)牡蠣(煅)甘草(炙)各9克。功能主治:男子失精,女子夢交,自汗盜汗。用法用量:上銼一劑。加大棗2枚,水煎服。處方:桂枝3錢,白芍(酒炒)3錢,龍骨(煅)…
中藥方劑“大補黃耆湯”。別名:黃耆大補湯(《杏苑生春,卷五)。處方:黃耆(蜜炙)防風(去蘆)川芎 山茱萸肉(去核)當歸(去蘆,酒浸)白術(炒)肉桂(去粗皮,不見火)甘草(炙)人參(去蘆)五味子各30克 …
中藥方劑“冬蟲夏草酒”。炮制:將冬蟲夏草搗碎,裝入干凈的瓶子中;倒入白酒,加蓋密封,置陰涼干燥處;7日后開啟,過濾去渣,即可飲用。功能主治:補肺益腎,增強氣力,止咳化痰,平喘。主治虛勞羸瘦,病后體弱,…
中藥方劑“地黃丸”。別名:補腎地黃丸(《幼幼新書》卷六)、六味地黃丸(《正體類要》卷下)、六味丸(《證抬準繩》類方》卷一)。處方:熟地黃24克 山萸肉 干山藥各12克 澤瀉 丹皮 白茯苓各9克。制法:上為末,煉…
中藥方劑“婦科金丹”。處方:元胡4斤(醋制),生黃耆4斤,人參4斤(去蘆),生阿膠4斤,白薇4斤,生白芍4斤,甘草4斤,茯苓4斤(去皮),制沒藥4斤,當歸4斤,黃柏4斤,生鹿角4斤(洗凈),制松香2斤,制乳香1斤…
中藥方劑“蛤蚧定喘丸”。處方:蛤蚧11g 瓜蔞子50g 紫菀75g 麻黃45g 鱉甲(醋制)50g 黃芩50g 甘草50g 麥冬50g 黃連30g 百合75g 紫蘇子(炒)25g 石膏25g 苦杏仁(炒)50g 石膏(煅)25g。性狀:為棕色至棕黑色的水…
中藥方劑“黃耆建中湯”。別名:黃耆湯(《外臺秘要》卷十七引《古今錄驗》)。處方:黃耆4.5克 桂枝9克(去皮)甘草6克(炙)大棗12枚 芍藥18克 生姜9克 膠飴30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補氣,和里緩急。治虛勞里急,諸不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逍遙散”。別名:八味逍遙散(《醫學入門》卷八)、丹梔逍遙散(《中醫內科學》)。處方: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(炒)柴胡各3克 牡丹皮 山梔(炒)甘草(炙)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養血和營,清肝健脾。…
中藥方劑“培土養陰湯”。處方:制首烏9克 丹參 扁豆 谷芽各3克 白芍 車前各2.5克 蓮肉4.5克 豬腰1具。功能主治:益腎健脾。治虛勞,食少痰多,陰分不足,自汗盜汗,遺精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 陽經火甚,痰嗽喘急,…
中藥方劑“龍眼肉粥”。處方:龍眼肉15g,紅棗35枚,粳米2兩。功能主治:養心安神,健脾補血。主心血不足之心悸、心慌、失眠、健忘、貧血,脾虛腹瀉,浮腫,體質虛羸,以及神經衰弱,自汗盜汗。用法用量:一同煮粥,…
中藥方劑“清熱固表湯”。處方:生石膏30克 地骨皮12克 浮小麥30克 糯稻根30克 知母1.0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固表。治內熱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盜汗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備注:方中生石膏、知母、地骨皮以清內熱;浮小麥、…
中藥方劑“團參湯”。處方:新羅人參 川當歸各9克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自汗盜汗;大驚卒恐。用法用量:上藥銼細,用雄豬心1個,切成3片。每服6克,用豬心1片,井水220毫升,煎至150毫升,空腹時服。
中藥方劑“調經濟陰丸”。處方:生地5兩,山藥3兩,茯苓3兩,香附3兩,當歸3兩,白芍3兩,山萸肉2兩,澤瀉2兩,杜仲2兩,地骨皮2兩,丹皮2兩,青蒿1兩3錢,蘄艾茸1兩3錢,川芎1兩3錢,知母1兩3錢,黃柏1兩3錢,牛…
中藥方劑“左歸丸”。處方:大懷熟地250克 山藥120克(炒)枸杞子120克 山茱萸肉120克 川牛膝90克(酒洗,蒸熟,精滑者不用)菟絲子120克(制)鹿膠120克(敲碎,炒珠)龜膠120克(切碎,炒珠)。制法:上先將熟地…
中藥方劑“炙甘草湯”。別名:復脈湯(《傷寒論》)。處方:甘草12克(炙)生姜9克(切)人參6克 生地黃30克 桂枝9克(去皮)阿膠6克 麥門冬10克(去心)麻仁10克 大棗30枚(擘)。功能主治:益氣養血,滋陰復脈。治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六味地黃湯”。處方:熟地2兩,山藥8錢,山萸8錢,丹皮6錢,澤瀉1錢,白茯苓3錢,人參1兩,麥冬1兩,黃耆5錢。功能主治:腸癰,小腹痛甚,淋瀝不已,精神衰少,飲食無味,面色萎黃,四肢無力,自汗盜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