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獨活當歸湯”。別名:當歸獨活湯。處方:獨活8兩,當歸4兩。功能主治:產后中柔風,舉體疼痛,自汗出。用法用量:當歸獨活湯(《醫略六書》卷三十)。各家論述:《醫略六書》:產后血虛虧乏,風邪襲入經中,…
中藥方劑“大陷胸丸”。處方:大黃25克 葶藶子17克(熬)芒消17克 杏仁17克(去皮、尖,熬黑)。功能主治:瀉熱開結,化飲通便。主結胸證,頸項強直,朐脘痞滿,自汗出,大便不通,脈沉實者。用法用量:上四味,搗篩…
中藥方劑“大黃牡丹湯”。處方:大黃12克 牡丹3克 桃仁9克。瓜子12克 芒消9克。功能主治:瀉熱破瘀,散結消腫。主腸癰初起,右少腹疼痛拒按,甚則局部有痞塊,發熱惡寒,自汗出,或右足屈而不伸,苔黃膩,脈滑數者…
中藥方劑“大黃消石湯”。處方:大黃 黃柏 消石各12克 梔子15枚。功能主治:主黃疽腹滿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。用法用量:上四味,用水1.2升,煮取400毫升,去滓,納消石,更煮取200毫升,頓服。別名:大黃黃柏梔子…
中藥方劑“當歸建中湯”。處方:當歸四兩,肉桂(去粗皮)三兩,甘草(炙)二兩,白芍藥六兩。炮制:上為粗散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一切血氣虛損,及產后勞傷,虛羸不足,吸吸少氣,少腹拘急,痛引腰背,時自汗出,不思…
中藥方劑“當歸建中散”。處方:當歸4兩,白芍6兩,桂心3兩,黃耆1兩半。制法:上銼。功能主治:產后勞傷,虛羸不足。腹中疼痛,呼吸少氣,小腹拘急,痛連腰背,時自汗出,不思飲食。用法用量:每服4錢,加生姜、大棗…
中藥方劑“防己黃耆湯”。別名:漢防己湯(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十七)、黃耆防己湯(《雜病源流犀燭)卷五)。處方:防己30克 甘草15克(炒)白術22.5克 黃耆37.5克(去蘆)。制法:上藥銼碎。功能主治:益氣祛風,健脾…
中藥方劑“防己黃芪湯”。處方:防己四兩,黃芪五兩,甘草(炙)二兩,白術三兩。炮制:右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風濕相搏,客在皮膚,一身盡重,四肢少力,關節煩疼,時自汗出,灑淅惡風,不欲去衣。及治風水客搏,腰…
中藥方劑“發表湯”。處方:麻黃(去節)1兩半,蒼術3分,人參半兩,當歸半兩(去蘆),舶上丁香皮3分,甘草3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芒種后至立秋前,患自汗出,惡風,兩手脈浮數,或緊或緩,寸脈短及力小于關…
中藥方劑“甘草干姜湯”。別名:干姜甘草湯(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七)。處方:甘草12克(炙)干姜6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益氣。治傷寒脈浮,自汗出,小便數,心煩,微惡寒,腳攣急,咽中干,煩躁吐逆;肺痿,吐涎沫而不…
中藥方劑“落腎散”。別名:腎著散。處方:羊腎1雙(作脯炙燥),磁石6分(研),天門冬5分(去心),人參2分,防風3分,天雄3分(炮),龍骨5分,茯苓1分,續斷7分,肉蓯蓉5分,玄參3分,干地黃4分,桑白皮3分,白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加附桂湯”。處方:桂枝3錢,白芍3錢,甘草(炙)2錢,附子(生)1錢,肉桂(去粗)1錢,生姜3錢,大棗2枚。功能主治:太陽傷寒,寸口脈浮而大,浮則為風,大為陰虛,風則生微熱,虛則兩脛攣,其證自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