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補胃湯”。別名:補胃煮散。處方:防風2兩,柏子仁2兩,細辛2兩,桂心2兩,橘皮2兩,芎3兩,吳茱萸3兩,人參3兩,甘草1兩。功能主治:胃中虛寒,腹痛腸鳴,面目浮腫,少氣口苦,身無光澤,失眠,惡寒。…
中藥方劑“補脾散”。處方:麥芽(炒)90克 神曲(炒)60克 茴香(炒)草果(逐個用面裹煨熱)厚樸(制)干姜(炮)陳皮各30克 木香(生)15克 甘草(炙)15克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主脾陽不足,食積不消,大腸…
中藥方劑“白術茯苓湯”。別名:白術湯。處方:白術4兩,茯苓2兩,甘草2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逐支飲,通利小便。主飲積胸痞,痰停膈上,頭痛目眩,噫醋吞酸,嘈煩忪悸,喘咳嘔逆,體重脅痛,腹痛腸鳴,倚息…
中藥方劑“豆附丸”。處方:肉豆蔻(炮)白茯苓(焙)附子(炮,去臍)各120克 木香(不見火)干姜(炮)肉桂(去粗皮)各60克 丁香(不見火)30克。制法:上藥為細末,姜汁、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溫補…
中藥方劑“豆附圓”。處方:肉豆蔻(炮)、白茯苓(焙)、附子(炮.去臍),各四兩;木香(不見火)、干姜(炮)、肉桂(去粗皮),各二兩;丁香(不見火)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姜汁面糊為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…
中藥方劑“訶黎勒丸”。處方:訶黎勒皮 川烏頭(炮,去皮、臍)縮砂仁 白礬(煅)各1.2千克 肉豆蔻(去皮,炮)木香 干姜(炮)各600克 龍骨(洗)赤石脂各2.5千克。制法:上為末,用粟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和中散”。處方:厚樸(去皮.姜炙)六兩,白術三兩,干姜(炮)、甘草(炙),各二兩。炮制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脾胃不和,嘔逆惡心,冷熱不調,減食泄瀉,腹痛腸鳴,少力嗜臥。用法用量:每服一錢,…
中藥方劑“姜合圓”。處方:丁香(不見火)、木香(不見火)、人參,各一兩。白術(焙)、青皮(去白)、陳皮(去白),各二兩。附子(炮.去皮.臍)二兩半,厚樸(去粗皮.姜汁炙)、肉豆蔻(炮),各二兩。干姜(…
中藥方劑“樸附圓”。處方:厚樸(去粗皮.姜汁制)、附子(炮.去皮),各一斤;神僸(炒)八兩,干姜(炮)三斤。炮制:上為細末,酒煮面糊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脾元虛弱,飲食遲化,食必多傷,腹痛腸鳴,臟…
中藥方劑“神應丸”。處方:黃蠟60克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各15克 丁香 木香各6克。制法:上先將黃蠟用好醋煮,去滓穢,將巴豆、杏仁同炒黑,煙盡,研如泥,將黃蠟再上火,入小磨麻油15克,溶開,入在杏仁、巴豆泥…
中藥方劑“溫中丸”。別名:溫白丸(《雞峰普濟方》卷二十四)。處方:人參(切,去頂,焙)甘草(銼,焙)白術(為末)各30克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,用姜汁調面糊和丸,如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胃寒瀉白,腹痛腸…
中藥方劑“香連圓”。處方:白石脂、龍骨、干姜(炮)、黃連(去須.微炒)、白礬(煅),各半兩。炮制:上件藥搗,羅為末,醋煮面糊和圓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冷熱不調,泄瀉煩渴,米谷不化,腹痛腸鳴;或下…
中藥方劑“撞氣阿魏丸”。處方:茴香(炒)青皮(去白)甘草(炒)蓬莪術(炮)川芎 陳皮(去白)各30克 白芷15克 丁香皮(炮)30克 縮砂仁 肉桂(去皮)各15克 生姜120克(切片,用鹽15克腌一宿,炒黑色)胡椒 阿…
中藥方劑“撞氣阿魏圓”。處方:茴香(炒)、青皮(去白)、甘草(炒)、蓬莪術(炮)、川芎、陳皮(去白),各一兩。白芷半兩,丁香皮(炮)一兩,縮砂仁、肉桂(去皮),各半兩。生姜(切作片子.用鹽半兩,淹一…
中藥方劑“阿魏撞氣丸”。處方:小茴1兩,青皮1兩,甘草1兩,陳皮1兩,莪術1兩,川芎1兩,生姜4兩(用鹽5錢,淹1宿),胡椒5錢,白芷5錢,肉桂5錢,砂仁5錢,丁香皮(炒)5錢。制法:上為末,用阿魏一錢半,和面糊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