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三寶粥”。處方:生山藥(軋細)30克 三七(軋細)6克 鴨蛋子(去皮)50粒。功能主治:治痢久,膿血腥臭,腸中欲腐,兼下焦虛憊,氣虛滑脫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三味,先用水800毫升,調和山藥末煮作粥。煮時…
中藥方劑“銀翹辛夷湯”。處方:銀花9克 連翹12克 辛夷3克 山梔3克 黃芩3克 桑葉9克 荊芥6克 薄荷3克 桔梗6克 生甘草3克 絲瓜藤10克。功能主治:散風清熱解毒。治鼻淵。風熱上乘,肺失宣利,熱毒壅盛,熏蒸鼻竅,鼻…
中藥方劑“治帶片”。處方:金櫻子120克 苦參 墓頭回各90克 知母 蒼術各60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收斂止帶。治濕熱下注所致的赤帶、白帶、黃帶,質稠色黃,其氣腥臭者。用法用量:制成片劑,每片含生藥約1.2克。每…
中藥方劑“紫菀湯”。別名:鐘乳補肺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四)。處方:紫菀 五味子 生姜(合皮切)白石英(研,綿裹)款冬花 桂心 人參各60克 鐘乳(研,綿裹)麥門冬(去心)桑根白皮各90克 大棗20枚(擘)…
中藥方劑“鐘乳補肺湯”。處方:鐘乳(碎如米粒)、桑白皮、麥門冬(去心),各三兩;白石英(碎如米粒)、人參(去蘆)、五味子(揀)、款冬花(去梗)、肉桂(去粗皮)、紫菀(洗去土),各二兩。炮制:上除白石…
中藥方劑“馬兜鈴湯”。處方:桔梗90克 甘草(炒)30克 馬兜鈴60克(炒)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喘嗽,咽燥煩渴,咳吐腥臭膿血。用法用量:每服15克,用水300毫升,糯米一合,同煎至220毫升,去滓溫服。 若浮…
中藥方劑“六甲丸”。處方:黃連(炒)5錢,肉豆蔻、木香。制法:上為末,面糊為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:小兒疳瀉,白瀉,腥臭肥膩,骨熱多渴,腹疼不食,體倦少力。用法用量:方中肉豆蔻、木香用量原缺。
中藥方劑“涼血生地飲”。處方:生地18克 丹參12克 側柏 黃芩各9克 阿膠6克 甘草3克 槐花9克 百草霜6克。功能主治:涼血散瘀。治婦人血熱夾瘀,月經過多,色紅有塊,其氣腥臭,腹有痛感,舌絳苔黃,脈弦數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凈膿湯”。處方:甘草4兩。功能主治:肺癰。咳嗽吐膿血,腥臭不可聞。用法用量:本方“吃鴨后頓服”,其鴨制法為:黃耆(蜜水炒)、防風、金銀花、忍冬藤、金沸草、牛膝、桔梗各等分,用鴨一只縊死,破開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瀉白散”。處方:桑白皮9克 桔梗6克 地骨皮 甘草(炙)各4.5克 知母2.1克 麥門冬 黃芩各1.5克 五味子20個。制法:上藥哎咀,作一服。功能主治:瀉肺清火,養陰利咽。治肺經伏火,咳嗽氣喘,氣息腥臭,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腎氣大補湯”。處方:熟地8錢,萸肉4錢,懷山4錢,茯芩3錢,丹皮2錢,澤瀉2錢,制附4錢,肉桂2錢,牛膝2錢,黃耆4錢,歸身4錢,梔子4錢,絲餅4錢。功能主治:產后氣血虛弱,督脈不通于腦,髓海空虛,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辛夷散”。處方:茶調散加辛夷仁1兩,藁本1兩,蒼耳子1兩,木通1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風熱上壅,鼻流濁涕,或腥臭頭昏,眉棱骨痛。用法用量:淡茶清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桂附湯”。處方:肉桂3克 附子9克 黃柏1.5克(為引用)知母1.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白帶腥臭,多悲不樂,大寒。用法用量:用水4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去滓,稍熱服。 不思飲食,加五味子;…
中藥方劑“安露飲”。處方:生地3錢,丹參3錢,益母草3錢,烏賊骨6錢,茜草根(炒)1錢半,旱蓮草3錢,炒蘄艾3錢。功能主治:養陰止血。主產后惡露不絕,量較多,色紅且有腥臭,腹部偶而作脹,口干心煩,舌淡紅苔黃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