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赤豆薏苡仁湯”。處方:赤小豆 薏苡仁 防己 甘草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清化濕熱,解毒排膿。主胃癰、大小腸癰,膿已成,脈洪數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400毫升,煎取320毫升,空腹時服。別名:赤豆苡仁湯、赤豆薏苡…
中藥方劑“獨活二妙丸”。處方:獨活、黃柏。功能主治:外感濕熱傷于太陽,筋攣,左脈洪數。用法用量:原書治上證,須與羌活沖和湯或四味舒筋湯合用。
中藥方劑“大圣澤蘭散”。處方:澤蘭3兩,生地5兩,白芍兩半(炒),當歸3兩,石膏3兩,人參兩半,甘草6錢,白薇兩半,川芎8錢,柏子仁3兩,茯苓兩半,白術兩半(炒)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產后狂病,脈洪數軟…
中藥方劑“二母石膏湯”。處方:知母 川貝母 石膏。功能主治:清熱潤燥化痰。主外感燥痰,身熱煩渴,咳喘痰少,吐咯難出,脈洪數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甘桔升麻湯”。處方:甘草5分,桔梗1錢,升麻7分,杏仁2錢5分,當歸2錢5分,玄明粉3錢。功能主治:疹后脫肛,由大腸積熱,下攻脫肛,腫硬疼痛,或時下血,或糞細小,唇赤齒燥,其腹堅實,其脈洪數有力者…
中藥方劑“黃芩清熱湯”。處方:黃芩2錢,白芍1錢半,梔子1錢,生地1錢,麥冬1錢,甘草8分,澤瀉7分,木通7分,薄荷5分。功能主治:一切煩熱,口瘡咽痛,衄血吐血,脈洪數者。用法用量:溫服。 胃熱,加生石膏3錢;…
中藥方劑“護龍解痰散”。處方:黃芩1錢,黃連1錢,黃柏1錢,連翹1錢,竹葉1錢,生地1錢,山梔1錢5分,膽星1錢5分,棗仁1錢5分,木香1錢5分,大黃3錢,樸消3錢,甘草3分。功能主治:六脈洪數,心煩渴燥,身熱燒悶。
中藥方劑“急白湯”。處方:金銀花15g,連翹15g,犀角粉1.5g(沖服),射干6g,板藍根9g,天花粉15g,京赤芍9g,粉丹皮9g,生山梔6g,焦山梔6g,干蘆根30g,淡竹葉15g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,涼營止血。主急性白血病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貴金湯”。處方:大黃、白芷、僵蠶、川山甲、貝母。功能主治:陽皰毒,腹痛如錐,手不可近,六脈洪數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2鐘,煎1鐘,食遠服。
中藥方劑“加味金鎖匙”。處方:火硝3錢,硼砂2錢,冰片8厘,雄黃6分,姜蠶4分,寒水石1錢,人中白3分,燈草灰3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陽證喉痹,六脈洪數。用法用量:吹喉。
中藥方劑“清瘴湯”。處方:青蒿 柴胡 茯苓 知母 陳皮 半夏 黃芩 黃連 枳實 常山 竹茹 益元散。功能主治:解毒除瘴,清熱保津。治瘴瘧,熱重寒輕,或壯熱不寒,頭痛,肢體煩疼,面紅目赤,胸悶嘔吐,煩渴飲冷,大便…
中藥方劑“青黛石膏湯”。處方:青黛4.5克 鮮生地60克(搗汁)生石膏24克 升麻2克 黃芩6克 焦梔子9克 蔥頭3枚。功能主治:治妊娠傷寒,熱郁陽明,熱極而發紫黑斑,脈洪數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,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連貝丸”。處方:黃連(制)、貝母、茯苓、玄參、甘草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木火刑金,痰隨火動,多怒咳煩,聲嘶氣促,脈洪數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1丸,白湯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闌尾炎湯”。處方:大黃15g(后下),丹皮9g,冬瓜子18g,桃仁9g,元明粉9g(沖),丹參30g,杭白芍24g,柴胡6g,金銀花30g,連翹30g,敗醬草15g,薏苡仁18g。功能主治:消炎止痛,活血通便。主急性闌尾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化斑湯”。處方:人參9克 石膏30克 知母7.5克 當歸 紫草茸 白茯苓(去皮)甘草各9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生津,涼血化斑。治皮扶發斑,斑色紫赤,高熱煩渴,脈洪數者。用法用量:上銼一劑。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千金消毒散”。處方:連翹 黃連 赤芍各3克 歸尾30克金銀花30克 皂角刺 牡蠣 大黃 天花粉 芒消各9克。功能主治:治一切惡瘡,無名腫毒,發背疔瘡,便毒初發,脈洪數弦實,腫甚欲作膿者。用法用量:上銼。酒…
中藥方劑“升麻清胃散”。處方:升麻 生地 黃連 丹皮 梔子 當歸大黃(酒蒸)。功能主治:治內傷牙衄,右關脈洪數,腸胃積熱者。用法用量:為末服。
中藥方劑“新加桃仁承氣湯”。處方:鮮生地12克(拌搗生錦紋4.5克)粉丹皮6克 焦山梔9克 桃仁泥9克 風化消3克(沖人)川貝母9克 藕汁 童便各100毫升(沖)。功能主治:清營涼血,化瘀解毒。治秋瘟證,熱盛傷營,吐…
中藥方劑“枳實湯”。處方:枳實(去瓤,麩炒)15克 厚樸(姜制,炒)30克 大黃(酒蒸)甘草(炙)各9克 桂心(不見火)7.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腹脹發熱,大便秘結,脈洪數。用法用量:每服12克,用水22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