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白虎加參湯”。別名:化斑湯。處方: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、山梔、麥門冬、人參、五味子、天花粉、黃連、生姜、大棗。功能主治:熱病汗后煩渴,脈洪大,背惡寒者。用法用量:心煩,加竹葉、竹茹;小便短…
中藥方劑“白虎湯”。處方: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 粳米6g。功能主治:陽明氣分熱盛。壯熱面赤,煩渴引飲,汗出惡熱,脈洪大有力,或滑數。用法用量:水煎至米熟湯成,去滓溫服。處方:知母(三錢) 石膏(五錢) 甘…
中藥方劑“補中益氣湯”。處方:黃耆 甘草(炙)各1.5克 人參(去蘆)0.9克 當歸身0.6克(酒焙干或曬干)橘皮(不去白)0.6~0.9克 升麻0.6~0.9克 柴胡0.6~0.9克 白術0.9克。藥理作用:(1)對子宮、心肌、小腸等…
中藥方劑“除濕補氣湯”。別名:清神補氣湯(《蘭室秘藏》卷下)、清陽補氣湯(《醫學綱目》卷十二)。處方:升麻18克 蒼術12克 酒黃柏 柴胡 黃耆各9克 酒知母 藁本 生甘草 當歸各6克 五味子 陳皮各4.5克。制法:上…
中藥方劑“調中葛根湯”。處方:葛根(銼)1分,黃芩(去黑心)1分,芍藥1分,白術1分,藁本(去苗土)1分,甘草(炙,銼)1分,赤茯苓(去黑皮)半兩,大黃(銼,炒)1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小兒春夏秋冬…
中藥方劑“當歸補血湯”。別名:黃耆當歸湯(《蘭室秘藏》卷上)、補血湯(《脈因證治》卷二)、當歸黃耆湯(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七引《袖珍方》)、耆歸湯(《慎齋遺書》卷五)、黃耆補血湯(《產科心法》)。處方…
中藥方劑“肺炎湯”。處方:麻黃3g,炒杏仁9g,甘草3g,生石膏30g(先煎),化橘紅9g,牛蒡子12g,魚腥草30g,川貝母9g。功能主治:辛涼解表,清熱解毒。主大葉性肺炎。高熱喘促,咳嗽胸痛,吐鐵銹色痰,鼻翼煽動,…
中藥方劑“黑奴丸”。別名:水解丸(《肘后方》卷二)。處方:麻黃60克 大黃60克 黃芩30克 芒消30克 釜底墨30克 灶突墨60克 梁上塵60克。制法:上藥研細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、時氣溫病五六日,及…
中藥方劑“降火安金湯”。處方:知母2錢,麥冬1錢半,生地1錢半,桔梗1錢,牛膝1錢,甘草1錢,桑皮1錢,陳皮1錢。功能主治:實火上炎,肺受火爍,咳嗽煩甚,脈洪大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 有痰易來,加半夏2錢;如咳…
中藥方劑“解焚湯”。處方:酒蒸大黃2錢,柴胡1錢,白芍1兩,當歸1兩,白芥子2錢,炒梔子2錢。功能主治:泄火養肝。主天稟甚厚,又素好燒酒,一時怒氣相激,火盛而肝傷,致成口眼斜、有似中風而未嘗身仆,且善飲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羌活勝濕湯”。處方:羌活1錢,獨活1錢,防風5分,藁本5分,蔓荊子5分,川芎5分,黃芩5分,桔梗5分,甘草5分。制法:上銼。功能主治:咽痛,頰腫,面赤,脈洪大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,食后服。
中藥方劑“加味荊防敗毒散”。處方:荊芥、防風、牛蒡子、連翹、膽星、獨活、前胡、枳殼、蘇子、瓜蔞、杏仁、生地、黃芩、黃柏、黑山梔、元參、燈心20莖(需原枝)。功能主治:一切喉證,脈洪大,六七至者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連芍補中湯”。處方:人參、白術、甘草、黃耆、陳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白芍、黃連。功能主治:久痢陽虛,脈洪大無力。用法用量:去升麻,加阿膠、地榆尤妙。
中藥方劑“闌尾炎合劑”。處方:金銀花30g,蒲公英30g,敗醬草30g,連翹30g,白花蛇舌草30g,冬瓜仁30g,赤芍15g,大黃(后下)15g,桃仁15g,川楝子15g,木香15g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,破瘀行滯。主急性闌尾炎,瘀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二麻黃一湯”。處方:桂枝1兩17銖(去皮),芍藥1兩6銖,麻黃16銖(去節),生姜1兩6銖(切),杏仁16個(去皮尖),甘草1兩2銖(炙),大棗5枚(擘)。功能主治:解散營衛之邪。小發營衛之汗。主太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