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補肝湯”。處方:山茱萸 甘草(炙)桂心各30克 細辛(去苗)茯苓 桃仁(麩炒,去皮、尖)柏子仁 防風各60克 川烏頭(炮,去皮、臍)15克。制法:上藥銼散。功能主治:暖肝補虛。主肝經虛寒,脅滿筋急,不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加大黃芒消桑螵蛸湯”。處方:柴胡2兩16錢,黃芩1兩,人參1兩,甘草(炙)1兩,生姜1兩(切),半夏1合(洗),大棗4枚(擘),芒消2兩。功能主治:傷寒不解,胸脅滿而嘔,日晡所發潮熱而微利,服柴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六合湯”。處方:熟地黃9克 川芎3克 芍藥9克 當歸9克 柴胡3克 黃芩3克。功能主治:主妊娠傷寒,邪入少陽,胸脅滿痛,脈弦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別名:柴胡四物湯。處方:四物湯4兩,柴胡7錢,黃芩7錢。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加芒消湯”。處方:柴胡8克 黃芩3克 人參3克 甘草3克(炙)生姜3克(切)半夏3克 大棗4枚 芒消6克。功能主治:和解少陽,潤燥去結。主傷寒少陽證未解,陽明燥結,胸脅滿而嘔。日晡潮熱者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桂枝干姜湯”。別名:柴胡桂姜湯(《金匱要略》卷上)。處方: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樓根12克 黃芩9克 牡蠣6克(熬)甘草6克(炙)。功能主治:和解散寒,生津斂陰。主傷寒少陽證,往來寒熱,寒…
中藥方劑“得命丹”。處方:沉香5分,木香5分,乳香5分,丁香5分,苦葶藶5分,牙皂(微倍)3分,皂礬3分(生用),川芎5錢,巴豆(去油,少帶油性)4錢。制法:上為細末,棗肉為丸,如豌豆大。功能主治:無名腫毒,…
中藥方劑“淡竹葉飲”。處方:淡竹葉(切)3升,橘皮3兩,干蘇葉3兩,白術4兩,甘草1兩(炙),蔥白(切)1升,桂心1兩,石膏6兩(碎),杏仁60枚(去皮尖,熬)。功能主治:大腸熱甚,脅滿,掌中熱。用法用量:上以…
中藥方劑“大丁香丸”。別名:丁香丸。處方:丁香1兩,丁香皮1兩,干姜(炮)1兩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1兩,巴豆霜1分。制法:上5味,搗羅4味為末,入巴豆霜,拌勻再羅,用好酒煮面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脾…
中藥方劑“大定心丸”。處方:人參 桂心各90克 白術 防己 茯苓 干姜 防風 大黃 茯神 桔梗 白蘞各30克 牛膝1.2克 遠志60克
中藥方劑“茯苓人參散”。處方:茯苓2斤(去黑皮,擘破如棗大,清水漬,經1日1夜再易水,出于日中,曬干,為末),人參7兩(搗),甘草1兩(炙,切),牛乳7升,白沙蜜1升5合。功能主治:益心力,除謬忘,能飲食,…
中藥方劑“黃雌雞馎饦”。處方:黃雌雞4兩(切作臛頭),白面6兩,茯苓末2兩。功能主治:除冷氣噎。主老人噎病,食不通,胸脅滿悶。用法用量:上和茯苓末搜面作,豉汁中煮,空心食之,常作35服。
中藥方劑“廣荗潰堅丸”。處方:木香1兩,青皮1兩,陳皮1兩,廣荗1兩,烏梅1兩,京三棱1兩,大椒半兩,巴豆半兩(去心膜)。制法:上為末,面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:小兒癖積,腹脅滿,發熱,咳嗽喘促,不思飲…
中藥方劑“茴香檳榔散”。別名:茴香子散。處方:茴香子(炒)半兩,檳榔(銼)半兩,京三棱(煨,銼)半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切,鹽炒)半兩,木香1分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奔豚氣成塊,上沖腹脅滿痛;寒疝…
中藥方劑“胡椒理中圓”。處方:款冬花(去梗)、胡椒、甘草(炙)、蓽撥、良姜、細辛(去苗)、陳皮(去白)、干姜,各四兩;白術五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煉蜜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肺胃虛寒,氣不宣通,咳嗽…
中藥方劑“升陽順氣湯”。別名:強胃湯(《脾胃論》卷下)。處方:黃耆30克 半夏9克(湯洗七次)草豆蔻6克 神曲(炒)4.5克 升麻 柴胡 當歸身 陳皮各3克 甘草(炙)黃柏各1.5克 人參(去蘆)0.9克。制法:上為粗末?!?
中藥方劑“梔子清肝湯”。處方:牛蒡子 柴胡 川芎 白芍 石膏 當歸 山梔 丹皮各3克 黃芩 黃連 甘草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肝火風熱上攻,遂成鬢疽,痛連頸項、胸乳,太陽等處,或寒熱晡甚,胸脅滿悶,口苦舌干者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生熟二地湯”。處方:生地1兩,熟地1兩,白芍5錢,麥冬5錢,山萸3錢,北五味1錢,炒梔子2錢,甘草1錢。功能主治:肝血不足,肝氣抑郁而不舒,遂致易怒,兩脅滿悶,頭痛而熱,胸膈脹痛。用法用量:水煎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