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補脾白術散”。別名:補脾白術湯。處方:白術半兩,五味子半兩,白芍藥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桂心3分,訶黎勒半兩(煨,用皮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高良姜3分(銼),熟干地黃3分。制法:…
中藥方劑“大黃耆湯”。處方:黃耆3兩,桂心3兩,巴戟(去心)3兩,石斛(酒浸)3兩,澤瀉3兩,茯苓3兩,干姜(炮)3兩,防風2兩,獨活2兩,人參2兩,天雄(炮,去皮臍)1兩,芍藥1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,半…
中藥方劑“大棗散”。處方:芫花(微炒)1分,甘遂(炙)半兩,大戟(煨,去皮)1分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遍體浮腫,腹脹上氣,不得臥,大小便澀。太陽中風,下利,嘔逆,短氣,不惡寒,熱汗出,發作有時,頭痛…
中藥方劑“二苓湯”。處方:赤茯苓半兩,木豬苓半兩,白術半兩,滑石1兩,通草1錢,白豆蔻1錢,丁皮3錢,陳皮2錢,桂枝半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水飲內停,胸膈滿悶,時時嘔逆,肢節疼,兩脅下痛,腹中鳴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黃龍湯”。處方:柴胡30克 黃芩 人參 甘草(炙)各11克。制法:上藥銼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:治妊娠寒熱頭痛,嘿嘿不欲飲食,脅下痛,嘔逆痰氣;產后傷風,熱人胞宮,寒熱如瘧;經水適來適斷,病后勞復,余…
中藥方劑“后辛湯”。處方:柴胡 陳皮 梔子皮(姜汁炒)枳殼各3克 郁金 當歸 茯苓 合歡花各6克 蒺藜12克 佛手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膽脹,脅下痛脹,口中苦,善太息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建中加木瓜柴胡湯”。別名:建中加柴胡木瓜湯。處方:桂枝2兩半,芍藥3兩,甘草1兩,膠飴半升,生姜1兩半,大棗6個,木瓜5錢,柴胡5錢。制法:上銼,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:吐瀉轉筋,脅下痛,脈弦者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椒桂湯”。處方:川椒18克(炒黑)桂枝18克 良姜9克 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廣皮9克 吳茱萸9克(泡淡)青皮9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散寒,行氣止痛。治暴感寒濕成疝,寒熱往來,脈弦反數,舌白滑,或無苔,不渴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異香散”。處方:莪術(炮)1錢,益智仁1錢,三棱(炮)1錢,甘草1錢,青皮(去瓤)5分,陳皮5分,石蓮肉2分,厚樸(姜汁炒)2分。功能主治:右脅下痛,屬痰與食積者。用法用量:上(口父)咀。加生姜3…
中藥方劑“疏肝散”。處方:黃連(吳茱萸煎水炒)6克 柴胡 當歸(酒洗)各4.5克 青皮(去瓤)桃仁(研如泥)枳殼(麩炒)各3克 川芎 白芍(酒炒)各2.1克 紅花1.5克。功能主治:疏肝理氣,活血通絡。治肝經氣滯血瘀…
中藥方劑“神保圓”。處方:木香、胡椒,各一分。干蝎七個全者,巴豆(去心.皮.別研)十個。炮制:上為細末,入巴豆霜令勻,湯釋蒸餅,圓如麻子大,朱砂為衣,每服三粒,湯使如前。功能主治:治心膈痛,柿蒂、燈心湯…
中藥方劑“神保丸”。別名:遇仙丹(《醫學集成》卷三)。處方:木香0.3克 胡椒0.3克 巴豆10枚(去皮、心,研)干蝎1枚。制法:上藥以湯釋蒸餅為丸,如麻子大,朱砂為衣。功能主治:治心膈痛,腹痛,脅下痛,氣喘,氣…
中藥方劑“麻黃厚樸湯”。處方:厚樸(制)1兩,麻黃(去節)1兩,杏仁(去皮尖)1兩,橘皮1兩,甘草半兩,半夏(洗)半兩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脾咳。咳則右脅下痛,引肩背痛,甚則不可以動,動則咳,惡風脈浮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二陳合四物湯”。處方:二陳湯、四物湯二方相合,去地黃,加南星、青皮、香附、真青黛。功能主治:咳嗽引脅下痛。用法用量:入姜汁服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