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槐香丸”。處方:槐花半兩(炒),黃連半兩(凈擇,炒),木香2兩(曬干),白礬半兩(火枯微存性,研)。制法:上為末。用烏梅10個,酸醋浸1宿,取肉熬成膏,同藥搗勻為丸,如干,入少許煮梅醋,和丸如…
中藥方劑“胡荽子散”。處方:胡荽子半兩,補骨脂半兩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腸風下血不止,變成痔疾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匕,食前陳米飲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金針散”。處方:皂角刺(赤紅者,炙)不拘多少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久痔及腸風下血疼痛,諸藥不愈者。發背諸瘡腫。用法用量:一方用破故紙打碎,紙上炒,與皂莢刺等分為散。每服三錢匕,溫酒調下。…
中藥方劑“雞冠花酒”。處方:白雞冠花(曬干為末)180g 米酒1000ml。炮制:1. 將白雞冠花末連同米酒一同放入瓶中浸泡,封口; 2. 5~7日后開啟,過濾去渣,即可服用。功能主治:涼血止血。不僅可治婦女崩中,赤白帶…
中藥方劑“結陰丹”。處方:枳殼(麩炒,去瓤)、威靈仙、黃耆、椿根白皮、陳皮、何首烏、荊芥穗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,酒面為糊,納入蜜少許同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腸風下血及贓毒下血,諸大便下血疾。…
中藥方劑“經驗萬病無憂散”。處方:檳榔2兩,雷丸2兩,貫眾2兩,大腹皮2兩,京三棱2錢,蓬莪術2錢,鶴虱2錢,木香2錢,甘草4兩,大黃10兩(炒),粉霜2錢,牽牛(頭末)1兩半(生者)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…
中藥方劑“家傳剪紅丸”。處方:枳殼(炒)、槐子(炒)、側柏葉(炒)、荊芥穗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黍子大。功能主治:小兒痢下純血,及大人腸風下血。用法用量:量兒大小給服,米飲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巨勝七寶丸”。處方:猬皮1枚(燒灰存性),附子1只(炮,去皮臍),白礬1分(枯),硫黃1分(研),榼藤子3枚(打破,取白瓤),豬牙皂角(去皮)1兩,皂角刺(燒灰存性)1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研胡桃肉…
中藥方劑“苦參地黃丸”。處方:苦參(切片,酒浸濕,蒸曬九次為度,炒黃,為末)500克 地黃120克(酒浸一宿,蒸熱,搗爛)。制法:加蜂蜜和苦參、地黃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利濕解毒。治痔漏出血,腸風下血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槐花散”。處方:槐花2錢,熟地黃2錢,白術2錢,青皮2錢,荊芥穗2錢,川芎2錢,當歸身4分,升麻4分,枳殼(麩炒)5分。功能主治:腸風下血,痔瘡腫痛,發熱便秘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加味槐角丸”。處方:槐角 生地 當歸身 黃耆各60克 川芎 阿膠各15克 黃連 條芩 枳殼 秦艽 防風 連翹 地榆 升麻各30克 白芷15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煉蜜丸,或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痔漏及腸風下…
中藥方劑“柿餅丸”。處方:棉花核(炒黑,去殼)90克 側柏葉(炒黑)120克 槐米(炒)30克。制法:柿餅蒸爛搗丸。功能主治:治腸風下血。用法用量:空腹時用白滾湯下12~15克。
中藥方劑“熟豬肚方”。處方:木耳 青菜 豬肚。功能主治:治腸風下血。用法用量:共煮食。或豬肚1個洗凈,槐花炒為末,入肚內,扎兩頭。加醋,入砂鍋內煮爛吃,或搗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30丸,溫酒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鐵刷湯”。處方:良姜(油炒)六兩,茴香(炒)二兩,甘草(炙)八兩半,蒼術(米泔浸一宿)八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男子脾積心氣痛,婦人血氣刺痛,及治中酒惡心、一切瘧、痢氣疾,腸風下血、…
中藥方劑“圣金丸”。別名:勝金丸(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一)。處方:百藥煎90克(30克生用,30克炒焦,30克燒存性)。制法:上藥為末,煉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腸風下血,溺血。用法用量:每服50丸,空腹時用…
中藥方劑“臟頭丸”。處方:槐子30克 牙皂2.1克 黃連120克 糯米750克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,用雄豬大腸1條,去油洗凈,將前藥入內,兩頭扎住,砂鍋內煮爛、搗勻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腸風下血,脫肛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內補黃耆散”。處方:黃耆60克(銼)當歸30克(銼;微炒)芎藭60克 甘草60克(炙微赤,銼)龍骨60克 槐子60克(微炒)附子30克(炮裂,去皮、臍)白芍藥60克。制法:上藥搗篩為散。功能主治:治腸風下血不…
中藥方劑“硫附鹽礬丸”。處方:附子1兩(炮,去皮臍,別研為細末),綠礬4兩(用瓶子盛,蓋之,火爁食頃,候冷取出,入鹽1合,硫黃1兩,同礬研過,依前裝瓶內燒食頃,候冷取出再研極細令勻)。制法:上同合一處和…
中藥方劑“立圣丸”。處方:枳殼(去瓤,麩炒)2兩半,五倍子(去灰土)2兩,黃耆(蜜炙黃,銼)2兩,槐花2兩,槐英2兩,豬垂蹄甲21枚(以上并各炒焦,揀令凈),木賊2兩半,何首烏(米泔浸軟,以竹刀切作片子,焙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