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名詞。肝有疏泄作用,喜舒暢而惡抑郁。如肝失疏泄或清緒抑郁不舒,均可引起肝氣郁結。臨床表現多見脅痛.胸悶.脘脹.噯氣.婦女月經不調等癥。 中醫認為:肝為藏血之臟,具有疏通人體氣機,調節血液運行的功能;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清肝湯”。處方: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黃 柴胡 黃芩 山梔 天花粉 防風 牛蒡子 連翹 甘草節各3克。制法:用水400毫升,煎至320毫升,空腹時服。功能主治:養血清火,疏肝散結。主血虛火動,肝氣郁結,致…
中藥方劑“柴附湯”。處方:柴胡、香附、郁金、丹參、枳實、當歸、赤芍、益母草。功能主治:疏肝解郁,養血通經。主流產后肝氣郁結閉經,下腹作脹或脹痛,或少腹疼痛,或乳房發脹。
中藥方劑“獨味白頭翁湯”。處方:白頭翁120克。功能主治:散結消瘰。主肝氣郁結,久而化火,煉液成痰,痰火上升,結于頸部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中藥方劑“調肝舒筋軟堅丸”。處方:大生地6錢,赤芍4錢,香附4錢(炙),青皮4錢(子研),川郁金6錢(研),元胡4錢(炙),沒藥3錢,海藻3錢,夏枯草5錢,薄荷2錢,菊花3錢。制法:共研細面,水泛為丸,如綠豆大…
中藥方劑“大黃雪金湯”。處方:生大黃10克,積雪草20克,金鈴子12克,郁金10克,山楂12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膽,理氣通降。主濕熱內蘊,肝氣郁結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中藥方劑“解郁化痰丸”。處方:夏枯草3錢,白芍3錢,白芷2錢,羌活2錢,秦艽2錢,茯苓2錢,半夏2錢,葛根2錢,煅牡蠣2錢,杭白菊2錢,天麻1錢半。制法:上研末,為丸。功能主治:解郁化痰。主頭風疬。挾頭風而來,…
中藥方劑“開郁種玉湯”。處方:白芍(酒炒)30克 香附(酒炒)9克 當歸(酒洗)15克 白術(土炒)15克 丹皮(酒洗)9克 茯苓(去皮)9克 花粉6克。功能主治:疏肝解郁,調經種子。治婦人肝氣郁結所致的不孕癥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左金湯”。處方:黃連5分,吳萸2分,瓦楞子3錢(煅,研),蓽澄茄1錢,蒺藜3分,郁金2錢,青皮1錢,柴胡1錢(醋炒),延胡索1錢,木香5分,廣皮1錢,砂仁1錢,佛手5分。功能主治:肝氣郁結,氣火俱升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瓜蔞湯”。處方:當歸12克,瓜蔞30克,乳香3克,沒藥3克,甘草3克,橘核15克,荔核15克。功能主治: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,軟堅散結。主氣血不足,肝氣郁結,經脈瘀阻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…
中藥方劑“清膽化石湯”。處方:柴胡6克,鵝不食草15克,延胡6克,金錢草15克,金鈴子10克,黃芩9克,郁金6克,通草3克,蒲公英12克,北茵陳15克。功能主治:疏肝理氣,清熱化滯,利膽排石。主肝氣郁結,木郁化火。…
中藥方劑“平肝舒絡丸”。處方:柴胡45g 青皮(醋炙)30g 陳皮45g 佛手45g 烏藥45g 香附(醋炙)45g 木香45g 檀香45g 丁香30g 沉香150g 廣藿香45g 砂仁45g 豆蔻45g 厚樸(姜炙)45g 枳殼(去瓤麩炒)45g 羌活45g …
中藥方劑“平肝開郁止血湯”。處方:白芍30克醋炒)白術30克(土炒)當歸30克(酒洗)丹皮9克 三七根9克(研末)生地9克(酒炒)甘草6克 黑芥穗6克 柴胡3克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肝氣郁結,致患血崩,口干舌渴,嘔吐吞…
中藥方劑“疏肝清熱湯”。處方:丹皮15克,白芍15克,生地15克,香附15克,麥冬15克,梔子10克,當歸10克,白術10克,柴胡10克,茯苓1015克,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:疏肝清熱,佐以養陰。主肝氣郁結,氣郁化火,肝陰暗…
中藥方劑“乳塊消片”。處方:橘葉825g 丹參825g 皂角刺550g 王不留行550g 川楝子550g 地龍550g。性狀:為糖衣片,除去糖衣后顯棕褐色;味苦。炮制:上六味,除地龍、王不留行外,其余橘葉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,每次1…
中藥方劑“潤木湯”。處方:當歸30克,白芍30克,焦白術30克,茯苓15克,金櫻子15克,菊花9克,炒梔子6克,五味子3克,甘草1.5克。功能主治:疏肝潤木,清熱止遺。主肝氣郁結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中藥方劑“四味膠囊”。處方:龍膽草50克,板藍根50克,當歸100克,元胡50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濕,活血解毒止痛。主肝氣郁結,郁久化火,兼挾濕熱。用法用量:以上各藥共研細末裝入膠囊,每個膠囊含生藥0.5克。每次…
中藥方劑“益肝清癥湯”。處方:黨參9克,茯苓9克,制大黃9克,梔子9克,阿膠9克,地鱉蟲6克,桃仁6克,龍膽草6克,玉米須30克,炮山甲粉1.7克(另吞)。功能主治:健脾清肝,通絡消痞。主肝氣郁結,氣滯血瘀。用法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