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知母石膏湯”。處方:知母9克 石膏12克 葛根 萎蕤各6克 甘草 黃芩 升麻 人參 杏仁 羌活 防風各4.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風溫之病,因發汗后,身體不惡寒而反惡熱,無下證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300…
中藥方劑“知母湯”。處方:知母6克 貝母9克 干葛9克 芍藥9克 石膏12克(碎,裹)黃芩9克 杏仁3克(去皮、尖、雙仁)梔子仁9克(擘)。制法:上藥八味,切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骨節疼痛,頭痛,眼睛疼,咳嗽。用法用量…
中藥方劑“麻黃加知母湯”。處方:麻黃4錢,桂枝尖2錢,甘草1錢,杏仁2錢(去皮,炒),知母3錢。功能主治:傷寒無汗。用法用量:先煮麻黃56沸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1茶盅,溫服。復被取微似汗,不須啜粥,余如桂枝…
中藥方劑“麻黃知母石膏湯”。處方:麻黃1兩,桂枝2錢2字半,甘草3錢1字半,杏仁50個,知母半兩,石膏1兩。功能主治:傷寒,太陽無汗。用法用量:夏至后服。
中藥方劑“六味去丹皮加黃柏知母湯”。處方:生地8錢,澤瀉3錢,茯苓3錢,淮山藥2錢,山萸肉8分,川柏1錢5分,炒知母1錢5分。功能主治:妊婦因血燥火旺致大便不通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”。別名:滋陰八味丸(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一)、知柏地黃丸(《醫宗金鑒》卷二十七)、知柏八味丸(《筆花醫鏡》卷二)。處方:熟地黃240克 山茱萸(去核)山藥各120克 牡丹皮 白…
中藥方劑“貍骨知母散”。別名:貍骨散。處方:貍骨、鯪鯉甲、知母、山龜殼、甘草、桂心、雄黃、干姜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治下篩。功能主治:鼠漏,始發于頸,無頭尾,如鼷鼠,寒熱脫肉。此得于鼠毒,其根在胃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知母湯”。處方:知母2錢,黃耆(去蘆)1錢,白術1錢,羌活1錢,防風1錢,明天麻1錢,甘菊花1錢,山茱萸肉1錢,蔓荊子1錢,藁本1錢,川芎1錢,當歸1錢,細辛5分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游風證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黃芩知母湯”。處方:黃芩2錢,知母2錢,桑白皮3錢,天花粉3錢,杏仁2錢(去皮尖),焦山梔2錢,川貝(另包,沖服),桔梗2錢,生甘草1錢,煅牡蠣2錢,元參3錢,郁金1錢5分。功能主治:傷肺疬,因咳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芍藥知母湯”。處方:桂枝12克 芍藥9克 甘草6克 麻黃12克 生姜15克 白術15克 知母12克 防風12克 附子10克(炮)。功能主治:治諸肢節疼痛,身體尪羸,腳腫如脫,頭眩短氣,溫溫欲吐者。用法用量:上九…
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莖。習稱“毛知母”;春秋兩季采挖,除去須根及泥沙,曬干。知母具有:清熱泄火,生津潤燥的功效。用于外感熱病、肺熱燥咳、骨蒸潮熱、內熱消渴、腸燥便秘等病癥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