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敗毒圣神丹”。處方:當歸9錢,黃耆5錢,人參1錢,荊芥1錢,金銀花9錢,生甘草3錢。功能主治:陽癥瘡瘍,成膿奔潰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2劑可已,不須多服。處方:金銀花、蒲公英、生甘草、當歸、天花粉(…
中藥方劑“碧油膏”。處方:桃枝5錢,柳枝5錢,桑枝5錢,槐枝5錢,乳香(另研)5錢,血竭(研)5錢,黃丹(凈)4兩。制法:用麻油10兩,煎焦去滓,入丹再煎成膏,入乳香血竭。功能主治:止痛排膿。主一切瘡瘍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碧霞梃子”。處方:銅綠30克 硇砂9克 蟾酥3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軟米飯拌勻,捻作梃子,如粳米大小。功能主治:主瘡瘍潰后,腐肉未脫者。用法用量:用時納入瘡內,以藥膏外貼。或作散荊,粘附紙捻上,插入…
中藥方劑“補益延壽膏”。處方:生干地黃4兩,熟干地黃4兩(并洗凈),川當歸(去蘆,酒浸)2兩,防風(去蘆)2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用大藕三條去皮節,切片,研,取汁一碗,同前藥于銀石器內熬成膏子令厚,入蜜4兩…
中藥方劑“八寶生肌散”。處方:血竭4錢,乳香3錢,沒藥3錢,龍骨3錢,海螵蛸3錢,兒茶3錢,象皮3錢,寒水石3錢,梅花片5片。制法:上為極細末,后入梅片研勻。功能主治:生肌收口。主瘡瘍毒氣已盡,新肉不生,久不…
中藥方劑“拔根提毒丹”。處方:升藥1錢,陳降藥2錢,銀朱5分,生石膏8錢。制法:擂至無聲。功能主治:一切遠年近日破潰瘡瘍。用法用量:或摻患上,或糯米飯捶溶作條,插入患孔,5日1換。45次除根完。
中藥方劑“拔萃丹”。處方:生鉛1兩,水銀1兩,火消1兩,白礬1兩,青鹽1兩。制法:同研至水銀星不見為度,入陽城罐內,鐵盞蓋定,以鐵梁鐵線扎緊,鹽泥固濟,先文后武火,升3炷香,冷定開看,盞內升藥刮下,研細,…
中藥方劑“檳蘇敗毒散”。處方:人參1錢,羌活1錢,獨活1錢,前胡1錢,柴胡1錢,桔梗1錢,枳殼(麩炒)1錢,茯苓1錢,川芎1錢,甘草1錢,檳榔、紫蘇。功能主治:瘡瘍焮痛,寒熱,或拘急頭痛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萃象方”。處方:甘菊、荊芥、紅花、甘草、木通、連翹、土貝母、金銀花、牛蒡子、紫花地丁各等分,胡桃肉1枚。功能主治:痧證后余毒不清,發為瘡瘍,紅腫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,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蔥歸溻腫湯”。別名:蔥歸湯(《仙拈集》卷四)。處方:當歸9克 甘草9克 獨活9克 白芷9克 蔥頭7個。功能主治:主癰疽瘡瘍,初腫將潰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五味,以水600毫升,煎至湯醇,濾去滓,以絹帛蘸湯熱…
中藥方劑“撮合山”。處方:五倍子(炒)、絳真香(炒)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瘡瘍皮肉不生,久不合口。用法用量:敷患處。處方:乳香2錢,苦丁香1錢,沒藥1錢,血竭1錢,赤石脂5分,輕粉5分,蠶殼10個(燒存性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清肝散”。別名:柴胡梔子散(《保嬰撮要》卷十三)。處方:柴胡 黃芩(炒)人參 川芎各3克 山梔(炒)4.5克 連翹 甘草各1.5克 桔梗(炒)2.1克。功能主治:主肝經風熱,或乳母怒火,患一切瘡瘍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瘡方通神乳香膏”。處方:乳香、沒藥、血竭、黃丹、木鱉子2兩,膩粉3錢,烏魚骨2兩,不灰木4兩,五靈脂2兩,海桐皮2兩,瀝青4兩,蠟1兩,麝香2錢,油8兩(熬用)。制法:上先將清油、木鱉子、不灰木等藥…
中藥方劑“瘡科保安丸”。處方:銀花2兩,貝母5錢,歸尾5錢,紅花5錢,乳香3錢,沒藥3錢,生耆4錢,熟地4錢,麻黃2錢,防風3錢,花粉5錢,赤芍3錢,白芷3錢,牛膝4錢,地龍3錢,山甲3錢,石決明3錢,血竭3錢,雄黃…
中藥方劑“穿心蓮片”。性狀: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,除去包衣后顯灰褐色至棕褐色;味苦。炮制:取穿心蓮粗粉,用85%乙醇熱浸提取二次,每次2小時,合并提取液,濾過,濾液回收乙醇,濃縮成稠膏狀,干燥至干浸膏…
中藥方劑“蓯蓉牛膝湯”。處方:肉蓯蓉(酒浸)、牛膝(酒浸)、木瓜干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當歸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制法:上銼。功能主治:肝虛為燥熱所傷,胠脅并小腹痛,腸鳴,溏泄,或發熱,遍體瘡瘍,咳嗽,肢滿…
中藥方劑“蒼術酒”。處方:蒼術30斤(洗凈,打碎,以東流水3石浸20日)。功能主治:諸般風濕,瘡瘍,腳氣下重。用法用量:去滓,以汁浸曲,如家造酒法。酒熟任飲,不拘時候。注意:忌桃、李。
中藥方劑“獨參湯”。處方:大人參20~30克(去蘆)。制法:上藥嘆咀。功能主治:補氣固脫。主諸般失血與瘡瘍潰后,氣血俱虛,面色蒼白,惡寒發熱,手足清冷,自汗或出冷汗,脈微細欲絕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300毫升,棗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