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蛇床子湯”。處方:威靈仙 蛇床子 當歸尾各15克 縮砂殼9克 土大黃 苦參各15克 老蔥頭7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祛風止癢。治腎囊風,干燥極癢,喜浴熱湯,甚起疙瘩,形如赤粟,麻癢,搔破浸淫脂水,皮熱…
中藥方劑“清宮丸”。處方:苦參、香附、椿皮、冰片等。性狀:深色丸粒。功能主治:抗菌消炎、殺蟲止癢、清熱燥濕、收澀止帶、祛腐生肌等。各類陰道炎、滴蟲、帶下、子宮腫瘤、卵巢瘤、內分泌失調等。用法用量:將藥…
中藥方劑“仙傳化瘙錠”。處方:枯礬9克 川連1.5克 雄黃3克 川柏3克 山梔3克 蛇床子9克 川烏1.5克 草烏1.5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煉蜜合作8丸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殺蟲止癢。治濕熱引起的婦女時行下瘙之癥。用法用量…
中藥方劑“香連丸”。處方:黃連(吳茱萸制)800g 木香200g。性狀:為淡黃色至黃褐色的水丸;氣微,味苦。炮制:上二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,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適量的水泛丸,干燥,即得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…
中藥方劑“香連片”。處方:黃連(吳茱萸制)、木香。性狀: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,除去包衣后顯黃褐色;氣微,味苦。炮制:上二味,木香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,收集揮發油,水煎液濾過,濃縮至稠膏狀,干燥,粉碎…
中藥方劑“烏龍煎劑”。處方:烏梅30克,龍膽草15克,山楂20克,地榆12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導滯涼血,收斂止瀉。主濕熱郁蒸,濕從熱化,灼傷腸道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中藥方劑“治急性外耳道濕疹方”。處方:苦參6克,蒼術10克,鹽黃柏10克,白蘚皮10克,地膚子10克,蒲公英10克,車前子(包煎)15克,當歸10克,柴胡6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祛風止癢。主肝經濕熱,兼挾風邪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治帶片”。處方:金櫻子120克 苦參 墓頭回各90克 知母 蒼術各60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收斂止帶。治濕熱下注所致的赤帶、白帶、黃帶,質稠色黃,其氣腥臭者。用法用量:制成片劑,每片含生藥約1.2克。每…
中藥方劑“珠蛤散”。處方:熟石膏62克 煅蛤粉31克 黃柏15克 冰片少許。制法:共研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。治濕疹,皮炎,燒傷。用法用量:麻油調敷。
中藥方劑“諸瘡一掃光”。處方:苦參 黃柏各500克 煙膠500克 木鱉肉 蛇床木 點紅椒 明礬 枯礬 硫黃 楓子肉 樟冰 水銀 輕粉各90克。白砒15克。制法:共為細末,熟豬油1.12千克,化開,入藥攪勻,丸作龍眼大,瓷瓶收…
中藥方劑“愈帶丸”。處方:熟地120克 白芍150克 當歸90克 川柏 良姜各60克 川芎30克 椿根皮450克。制法:上藥研末,米飲糊丸。功能主治:養血和營,清熱燥濕。治婦人沖任不固,帶脈失司,赤白帶下,經濁淋漓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寧神湯”。處方:人參 青皮各1.5克 黃耆6克 神曲2.1克 黃柏 當歸 柴胡 升麻各0.9克 蒼術 炙草各3克。功能主治:補中益氣,清熱燥濕。治脾胃氣虛,濕熱內困,食后昏沉,懶動嗜臥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處方:…
中藥方劑“涼血地黃湯”。處方:黃柏(去皮,銼,炒)知母(銼,炒)各3克 青皮(不去皮、瓤)槐子(炒)熟地黃 當歸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養血涼榮,治濕熱下注,腸澼下血。用法用量:上藥哎咀,都作一服,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槐花散”。處方:條芩3克 黃連2,4克 槐花(炒)2.1克 枳殼1.5克 升麻3.6克 赤芍藥3克 生地黃2.4克 蒼術4.5克 甘草0.6克 當歸1.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涼血止血。治痔漏下血。用法用量:上藥用水22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芩芍湯”。處方:白芍9克 黃芩6克 黃連4.5克 厚樸6克 木香3克(煨)廣皮6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燥濕,行氣化滯。治滯下已成,腹脹痛。用法用量:用水8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三次溫服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