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車前草湯”。處方:車前草半兩,常山(細(xì)銼)半兩,升麻半兩,白粳米半合,豉(炒)半兩,甘草(生)半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久瘧日多,憎寒壯熱不止,渴飲水。用法用量:每用3錢匕,以水1盞半浸…
中藥方劑“陳米湯”。處方:陳廩米(水掏凈)2合。功能主治:吐痢后,大渴飲水不止。用法用量:用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,空心溫服,晚食前再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除濕清痢飲”。處方:車前子1兩,赤苓3錢,炒枳殼1錢5分,炒厚樸1錢5分,檳榔1錢5分,甘草1錢5分,滑石3錢(引),川連1錢,廣木香1錢5分。功能主治:夏秋之間,濕熱盛,先瀉后痢,腹中疼痛,里急后重之…
中藥方劑“存陰湯”。處方:熟地2兩,茯苓1兩,山藥1兩,車前子5錢,白術(shù)2兩,甘草2錢,澤瀉2錢。功能主治:急救腎陰。主口渴飲水,忽然大瀉,一日或十余行,或數(shù)十行,晝夜之間,瀉至數(shù)百次,完谷不化,直下無留。…
中藥方劑“丹白生母湯”。處方:白芍1兩,生地1兩,丹皮5錢,知母1錢。功能主治:風(fēng)消。脾肺燥熱,肌肉消瘦,四肢如削,皮膚飛屑,口渴飲水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丹蒿湯”。處方:丹皮3兩,荊芥3錢,青蒿2兩。功能主治:中暑熱,吐血傾盆,純是紫黑之色,氣喘作脹,不能臥倒,口渴飲水,又復(fù)不快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肥肌丸”。處方:川楝子(去核,取肉)2兩,川芎2兩,橘皮(揀凈)4兩,龍膽(去蘆)2兩,巴豆14個(去皮,同橘皮、龍膽炒至焦,去巴豆不用)。制法:上為細(xì)末,面糊為丸,如麻子大,朱砂為衣。功能主治:…
中藥方劑“二丹湯”。處方:丹皮5錢,丹參5錢,玄參5錢,茯苓3錢,柏子仁3錢。功能主治:消渴飲水,時而渴甚,時而渴輕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分解濕熱湯”。處方:車前子1兩,厚樸3錢,黃連1錢,甘草1錢,枳殼1錢,檳榔1錢,滑石末1錢。功能主治:夏秋之間,先瀉后痢,腹中疼痛,后重之極,下痢不可,欲痢不得,口渴飲水,小腹作脹。用法用量:水…
中藥方劑“礬硫丸”。處方:綠礬1兩,倭硫黃1錢,麥粉3兩,黑棗肉2兩。制法:上搗勻煉丸。功能主治:陽明病,瘀熱在里,熱不得越而成陽黃。癥見但頭汗出,而身無汗,齊頸而還,小便不利,渴飲水漿,腹微滿者,身必發(fā)…
中藥方劑“金豆丸”。處方:白扁豆(浸,去皮)。制法:上為末,以天花粉汁同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為衣。功能主治:消渴飲水。用法用量:每服2030丸,天花粉汁下,1日2次。次服滋腎藥。注意:忌炙煿,酒色。
中藥方劑“雞內(nèi)金丸”。別名:雞膍胵丸。處方:雞內(nèi)金(洗,曬干)5兩,栝樓根(炒)5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膈消;膀胱有熱,消渴飲水,下咽即利。用法用量:雞膍胵丸(原書卷五十九)。
中藥方劑“天花粉丸”。處方:天花粉 黃連(去須)各30克 茯苓 當(dāng)歸各15克。制法:上藥研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清熱生津。治消渴飲水多,身體消瘦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茅根煎湯下。
中藥方劑“三消湯”。處方:真臺黨 白術(shù) 當(dāng)歸 茯苓 生地各3克 黃柏 知母 黃連 麥冬 天花粉 黃芩各2.1克 甘草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三消。口渴飲水不止,或飲水多而作瀉,或多食而易饑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茵陳四苓湯”。處方:茵陳 澤瀉 白術(shù)各4.5克 枳實(shí) 豬苓各3克 山梔仁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黃疸,渴飲水漿,小便亦少。用法用量:水煎,空腹時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苓砂膏”。處方:澤瀉2兩5錢,桂(去皮)1兩,豬苓(去皮)1兩半,赤茯苓(去皮)1兩半,白術(shù)(去蘆)1兩半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和膏,如雞子大。功能主治:傷寒脈數(shù),熱入胃嘔吐;亦治發(fā)熱,煩渴飲水,水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(jī)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