鳙魚,中藥名。為鯉科鳙屬動物鳙魚Aristichthys nobilis(Richardson)的全體。具有溫中健脾,壯筋骨的功效。主治脾胃虛弱,消化不良,肢體腫脹,腰膝酸痛,步履無力。
中藥方劑“附子理中丸”。處方:附子(制)100g 黨參200g 白術(炒)150g 干姜100g 甘草100g。性狀: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;氣微,味微甜而辛辣。炮制:以上五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。每10…
中藥方劑“葛花解酲湯”。別名:葛花解酒湯((普濟方》卷一六四引《醫方大成》)、解酲湯(《脈因證治》卷下)。處方:蓮花青皮(去瓤)0.9克 木香1.5克 橘皮(去白)人參(去蘆)豬苓(去黑皮)白茯苓各4.5克 神…
中藥方劑“顧母理臟湯”。處方:枳殼4.5克(麩炒)青皮4.5克 厚樸3克 干姜1.5克 谷芽6克(炒)當歸6克 茯苓6克 白術3克 木香1.5克 白蔻1.8克 橘餅9克(切片)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,理氣消脹。治大腸脹。腹脹腸鳴而…
中藥方劑“寬中喜食無厭丸”。別名:寬中進食丸(《蘭室秘藏》卷上)。處方:木香1.5克 青皮 人參 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.5克 白茯苓 澤瀉 檳榔 橘皮 白術各6克 縮砂仁·豬苓各7.5克 枳實12克 草豆蔻仁15克 神曲16.5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治中湯”。處方:干姜(炮)白術 青皮(去白)陳皮(去白)縮砂仁各30克 人參(去蘆)甘草(炙)各15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。治脾胃不足,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,腸鳴腹痛,泄瀉注下。用法用量:上哎咀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積實理中湯”。處方:炮姜炭1.8克,黨參9克,白術9克,制半夏9克,炙甘草6克,枳實4.5克,參三七3克(研末吞服),桂枝3克,牡蠣30克,豬茯苓15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,消痞止血,利濕化痰。主中氣…
中藥方劑“蒜紅丸”。處方:揀丁香 木香 沉香 檳榔 背皮(去白)陳皮(去白)縮砂仁 蓬莪茂(炮)去皮牽牛 草果子各30克 肉豆蔻(面襄,煨)粉霜各3克 白茯苓(去黑皮)人參各15克 蒜200枚(一半生用,一半火煨熟…
中藥方劑“圣術煎”。處方:白術(用冬術,味甘者佳,炒)15~60克 干姜(炒)肉桂3~6克 陳皮(酌用,或不用)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。治飲食偶傷,或吐或瀉,胸膈痞悶,或脅肋疼痛,或過用克伐等藥,致傷臟氣,有…
中藥方劑“消谷丸”。處方:神曲180克 炒烏梅肉 炮姜各120克 麥芽90克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,蜜丸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。治脾胃虛弱,不能消化水谷,朐膈痞悶,腹脅膨脹,日久不愈,食減嗜臥,口無味者。用法用量:每…
中藥方劑“消飲丸”。處方:干姜 茯苓各60克 白術160克 枳實4枚(炙)。制法:上四味,搗篩,蜜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,利水消飲。治飲酒過多,損傷脾胃,致成酒澼,痰水不消,腹中有水聲,滿逆嘔…
中藥方劑“中和丸”。處方:良姜120克 烏梅肉30克 茴香45克 干姜 神曲 小麥芽各15克 白茯苓 蒼術 甘草各30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。治脾胃不和,寒氣積聚,飲食減少,肢體困倦…
中藥方劑“助脾散”。處方:干姜 草豆蔻 神曲 大麥芽 陳橘皮各60克 甘草30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。治脾胃虛弱,飲食減少。用法用量:每服3克,空腹時用白湯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理中降痰湯”。處方: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半夏 干姜 蘇子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,降氣化痰。治痰盛自汗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立愈飲”。處方:草果仁 肉豆蔻(面包煨)各3克、紅曲(炒)山楂各4.5克 蒼術(米泔浸,炒)白茯苓(去皮)澤瀉 厚樸(姜汁炒)木通 益智仁(炒)藿香 車前子各2.4克 生姜3片。功能主治:溫中健脾。治過…
中藥方劑“桂附理中丸”。處方:肉桂30g 附片30g 黨參90g 白術(炒)90g 炮姜90g 炙甘草90g。性狀:為棕褐色的大蜜丸;氣微,味甜而辛辣。炮制:以上六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。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~140g制成大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