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阿落,中藥名。為蓼科植物叉枝蓼PolygonumtortuosumD.Don[P.periginatorisPauls.]的根莖。逆阿落分布于西藏等地。具有澀腸止痢之功效。常用于痢疾,腹瀉。
梅葉,中藥名。為薔薇科植物梅ArmeniacamumeSieb.的葉。我國各地多已栽培,以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。具有清熱解毒,澀腸止痢的功效。主治痢疾,崩漏等病癥。
棕樹根,中藥名。為棕櫚科棕櫚屬植物棕櫚Trachycarpus for-tuner(Hook.)H.WendI.的根。具有收斂止血,澀腸止痢,解毒消腫的功效。主治吐血,便血,崩漏帶下,痢疾,淋濁,水腫,關節疼痛,瘰疬,流注,跌打腫痛…
中藥方劑“澀腸丸”。處方:龍骨 海螵蛸 訶子(炮,去核)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研末,糊為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:澀腸止痢。治小兒下痢赤白,后重頻并。用法用量:每次30丸,米湯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粟殼飲”。處方:罌粟殼 枳殼 白芍藥 陳皮 當歸 甘草 訶子 木香 人參 白僵蠶。功能主治:益氣養血,澀腸止痢。治久痢滑脫不禁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