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敗毒散”。處方:柴胡、前胡、川芎、枳殼、羌活、獨(dú)活、茯苓、桔梗、人參、甘草、生姜、薄荷。功能主治:散寒祛濕,益氣解表。氣虛,外感風(fēng)寒濕表證。憎寒壯熱,頭項(xiàng)強(qiáng)痛,肢體酸痛,無汗,鼻塞聲重,咳…
中藥方劑“蔥豉桔梗湯”。處方:鮮蔥白3~5枚 苦桔梗3~4.5克 焦山梔6~9克 淡豆豉9~15克 蘇薄荷3~4.5克 青連翹4.5~6克 生甘草2~2.5克 鮮淡竹葉30片。功能主治:辛涼解表,疏風(fēng)清熱。主風(fēng)溫、風(fēng)熱初起,頭痛身…
中藥方劑“柴葛解肌湯”。別名:葛根解肌湯(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三)、柴胡解肌湯(《萬病回春》卷二)。處方:柴胡 干葛 甘草 黃芩 芍藥 羌活 白芷 桔梗 石膏。功能主治:解肌清熱。主感冒風(fēng)寒,郁而化熱,惡寒發(fā)熱,頭…
中藥方劑“催湯丸”。處方:土木香膏30g 土木香20g 懸鉤子莖(去皮、心)90g 木藤蓼(去皮)50g 野姜20g 訶子(去核)36g 余甘子40g 毛訶子(去核)20g 塊根糙蘇60g。性狀:為灰黃色的大丸,表面粗糙,纖維碎末明顯…
中藥方劑“冬青糖漿”。處方:冬青(四季青)。制法:取冬青水煎2次,濃縮34小時(shí),每毫升相當(dāng)于2g干生藥,加入2倍量之95%乙醇,充分?jǐn)嚢杌旌希o置約4872小時(shí),回收乙醇,使成2g/毫升,然后加入等量的糖漿及矯味…
中藥方劑“地瓜葛根煎”。處方:鮮地瓜100克 葛根(干品)50克。制法:將地瓜洗凈切片和葛根一起,加水適量水煎,去渣。功能主治:發(fā)表解肌,解熱生津。適用于流行性感冒。用法用量:每日1次。1次服完。
中藥方劑“葛根湯”。處方:葛根12克 麻黃9克(去節(jié))桂枝6克(去皮)生姜9克(切)甘草6克(炙)芍藥6克 大棗12枚(擘)。功能主治:發(fā)汗解毒,升津舒筋。治外感風(fēng)寒表實(shí),惡寒發(fā)熱,頭痛,項(xiàng)背強(qiáng)幾幾,身痛無汗,…
中藥方劑“黃豆芫荽煎”。處方:黃豆10克 芫荽(香菜)30克。制法:將黃豆適量水煎煮,15分鐘后加入芫荽,再煎15分鐘,去渣。功能主治:辛溫解表,健脾胃。適用于流行性感冒。用法用量:1次服完。每日1服。
中藥方劑“十二味翼首散”。處方:翼首草100g 榜嘎75g 節(jié)裂角茴香75g 天竺黃75g 紅花60g 檀香50g 安息香25g 莪大夏50g 鐵棒錘葉40g 五脂靈膏50g 牛黃0.5g 麝香0.5g。性狀:本品為灰棕色的粉末;氣香,味苦,有麻舌…
中藥方劑“五味麝香丸”。處方:麝香10g 訶子(去核)300g 黑草烏300g 木香100g 藏菖蒲60g。性狀:為棕褐色的小丸;具麝香特異的香氣,味微苦、澀、麻。炮制:上五味,除麝香外,其余訶子等四味粉碎成細(xì)粉。將麝香研…
中藥方劑“米醋蘿卜菜”。處方:生蘿卜250克 米醋適量。制法:將蘿卜洗凈切片,加米醋浸數(shù)小時(shí)。功能主治:辛涼解表,消食解毒。適用于流行性感冒。用法用量:當(dāng)菜下飯。每日1劑。
中藥方劑“感冒清”。處方:山芝麻、板蘭根、鬼針草、崗梅根、大青葉、穿心蓮、鹽酸嗎啉胍、撲熱息痛、撲爾敏等。制法:上各研為細(xì)粉,混勻,制粒或裝膠囊。功能主治:抗流感病毒。主流行性感冒,發(fā)熱,惡寒,咽痛,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(qǐng)手機(jī)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(qǐng)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(hào)
微信公眾號(hào)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