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鼻炎靈”。處方:蒼耳子(搗)60g,白芷60g,辛夷60g,冰片粉6g,薄荷霜5g,芝麻油500ml,液狀石臘1000ml。制法:將前3味與芝麻油同放鍋內,浸泡24小時,加熱,待炸成黑黃色撈出,再下余3味藥,攪勻,冷…
中藥方劑“蔥白滴鼻液”。處方:蔥白。功能主治:辛散風邪通竅。主外邪而致的鼻內肌膜紅腫,鼻塞流涕。用法用量:蔥白取汁過濾,用生理鹽水配成40%溶液。滴鼻。
中藥方劑“干清散”。處方:荊芥穗、薄荷葉、黃芩(酒炒)、黑山梔、桔梗、甘草。制法:上為極細末,重羅再篩。功能主治:小兒感冒風邪,發熱咳嗽,鼻塞流涕。用法用量:每服每歲1錢,滾湯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荊芥散”。處方:天南星(浸洗.生姜自然汁煮軟.切.焙干)、草烏頭(炮.去皮.臍)、荊芥穗,各半兩。石膏(研)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頭疼,鼻塞流涕,聲重咽干,胸膈滿悶,頭痛如破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香蘇散”。處方:紫蘇葉4.5克 陳皮 香附各3.6克 甘草2.1克(炙)荊芥 秦艽 防風 蔓荊子各3克 川芎1.5克 生姜2片。制法:上銼一劑。功能主治:發汗解表。治四時感冒,頭痛項強,鼻塞流涕,身體疼痛,發…
中藥方劑“千柏鼻炎片”。處方:千里光2424g 卷柏404g 羌活16g 決明子242g 麻黃81g 川芎8g 白芷8g。性狀:本品為糖衣片,除去糖衣后顯棕黑色;味苦。炮制:以上七味,羌活、川芎、白芷粉碎成細粉;其余千里光等四味…
中藥方劑“葶藶大棗瀉肺湯”。別名:葶藶大棗湯(《醫宗金鑒》卷六十七)。處方:葶藶15克(熬令黃色,搗丸)大棗12枚。功能主治:瀉肺去痰,利水平喘。治肺癰,胸中脹滿,痰涎壅塞,喘咳不得臥,甚則一身面目浮腫,…
中藥方劑“通宣理肺丸”。處方:紫蘇葉144g 前胡96g 桔梗?96g 苦杏仁72g 麻黃96g 甘草72g 陳皮96g 半夏(制)72g 茯苓96g 枳殼(炒)96g 黃芩96g。性狀: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;味微甜、略苦。炮制:上…
中藥方劑“通竅湯”。處方:防風 羌活 藁本 升麻 干葛 川芎 蒼術各3克 麻黃 白芷各1.5克 川椒 細辛 甘草各0.9克。功能主治:散寒通竅。治外感風寒,鼻塞聲重流涕。用法用量:上藥加生姜3片,蔥白1根,水煎,熱服。
中藥方劑“通竅鼻炎片”。處方:蒼耳子(炒)120g 防風90g 黃芪150g 白芷90g 辛夷90g 白術(炒)90g 薄荷30g。性狀:為糖衣片,除去糖衣后顯黃棕色;味微苦、辛涼。炮制:上七味,取白芷、白術50g粉碎成細粉,剩余白…
中藥方劑“魚腦石散”。處方:魚腦石粉9克 冰片0.9克 辛夷花9克 細辛3克。制法:共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散寒,通竅,除涕。治鼻淵。鼻涕白粘,鼻塞或重或輕,嗅覺減退,鼻內肌膜淡紅,腫脹,鼻甲肥大,遇風冷則鼻塞,…
中藥方劑“小兒熱速清口服液”。處方:柴胡、黃芩、板藍根、葛根、金銀花、水牛角、連翹、大黃。性狀:為紅棕色澄清液體;氣香、味甜、微苦。炮制:以上八味,將柴胡、金銀花、連翹提取揮發油,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…
中藥方劑“小兒解表顆粒”。處方:金銀花300g 連翹250g 牛蒡子(炒)250g 蒲公英300g 黃芩300g 防風150g 紫蘇葉150g 荊芥穗100g 葛根150g 牛黃1g。性狀:為黃褐色的顆粒;味甜、微苦。炮制:以上十味,連翹、紫蘇葉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升麻湯”。處方:升麻1錢,防風6分,桔梗5錢,川芎5錢,陳皮5錢,牛蒡8分,連翹8分,山楂8分,柴胡8分,蟬退4分,赤芍6分,甘草3分,木通5分。功能主治:痘瘡初熱,外感風寒,憎寒壯熱,咳嗽流涕,體…
中藥方劑“感冒舒顆粒”。處方:大青葉、連翹、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桔梗、白芷、甘草。性狀:為淺棕色至棕色的顆粒;味甜而后酸、苦。炮制:上九味,取連翹、荊芥、薄荷各1/3量提取揮發油,剩余部分與其余大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