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虎骨散/乳香定痛散”。處方:血竭(另研.一兩) 附子(炮.一兩) 赤芍藥(一兩)。當歸、肉桂(去皮)、白芷、沒藥、防風、骨碎補、自然銅(火煅.酒淬)、牛膝(酒浸),各一兩。五加皮、天麻、檳榔、羌…
中藥方劑“還睛丸”。處方:白術(shù)(生用)菟絲子(酒浸,別研)青葙子(去土)防風(去蘆)甘草(炙)羌活(去苗)白蒺藜(炒,去尖)密蒙花 木賊(去節(jié))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…
中藥方劑“海桐皮浸酒方”。處方:海桐皮、五加皮、獨活、天雄(炮裂.去皮臍)、石斛(去根)、桂心、防風(去蘆)、當歸、杜仲(去皮.炙黃)、仙靈脾、萆薢、牛膝、薏苡仁、生地黃,各二兩。虎脛骨(酥炙令黃),…
中藥方劑“琥珀煎”。處方:乳香末6克 蕤仁(研)15克 滑石 鉛丹各60克 木鱉子(去殼)10枚 黃連末 秦皮各30克 柳枝 槐枝(并新青者)各10枝(每枝長4.5厘米)白蜜 黃芩(去黑心)各120克。制法:上藥十一味,將槐…
中藥方劑“開明散”。處方:蒺藜(炒,去刺)防風 羌活 川芎 天麻 茯苓 蟬殼(去足)蒼術(shù)(童便浸一宿,焙)各15克 華陰細辛 荊芥 茺蔚子 甘草
中藥方劑“羌活散”。處方:羌活(一兩半) 天麻(一兩半) 酸棗仁(炒.一兩半) 羚羊角(一兩半) 地骨皮(一兩半) 栢子仁(一兩半) 川芎(一兩) 鹿角膠(炒.一兩) 側(cè)子(炮裂.去皮臍.一兩) 人參(一兩) 白…
中藥方劑“羌活飲子”。處方:羌活、獨活、川芎、柴胡(去苗)、前胡、細辛、白蒺藜(炒.去刺)、麥門冬(去心)、山藥、紫蘇葉、黃蓍(蜜炙)、升麻,各二錢。烏梅(去核)、枳殼(麩炒)、防風、蔓荊子、藁本(…
中藥方劑“石南圓”。處方:赤芍藥、薏苡仁、赤小豆、當歸(去蘆)、石南葉、牽牛子、麻黃(去根.節(jié))、陳皮(去白)、杏仁(去皮.尖.雙仁.炒)、大腹皮(連子用)、川芎,各二兩;牛膝(去苗)、五加皮,各三兩;…
中藥方劑“石楠膚子酒”。處方:石楠葉50g 地膚子50g 當歸50g 獨活50g 白酒500ml。炮制:將上述4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;與酒共置于鍋中,上火煎煮數(shù)10沸;冷卻后,過濾去渣,裝瓶備用。功能主治:除風濕,和血止癢。主…
中藥方劑“唾調(diào)散”。處方:五味子末。功能主治:治風毒流行,谷道生泡,癢而復痛。用法用量:津唾調(diào)抹。備注:方中五味子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作“五倍子”。
中藥方劑“射干散”。處方:射干30克 赤芍藥30克 川升麻60克 杏仁45克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牛蒡子30克 楓香30克 葛根60克(銼)麻黃30克(去根、節(jié))甘草60克(炙微赤,銼)。制法:上藥搗粗羅為散。…
中藥方劑“洗肝散”。處方:當歸(去蘆)、薄荷(去梗)、羌活(去蘆)、防風(去蘆)、山梔子仁、甘草(炙)、大黃(煨)、川芎,各二兩。炮制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風毒上攻,暴作赤目,腫痛難開,隱澀眵淚,昏暗…
中藥方劑“犀角升麻湯”。處方:犀角(鎊)30.3克 升麻30克 防風(去叉股)羌活(去蘆)各22克 白芷(不見火)黃芩(去皮)川芎(洗)白附子(炮)各15克 甘草(炙)7.5克。制法:上藥研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疏風清熱…
中藥方劑“內(nèi)消昆布散”。處方:昆布30克(洗去咸味)海藻30克(洗去咸味)枳殼30克(麩炒微黃,去瓤)牛蒡子15克(微炒)連翹15克 防風15克(去蘆頭)玄參15克 何首烏30克 牽牛子15克(微炒)甘草15克(炙令微赤…
中藥方劑“牛蒡子丸”。處方:牛蒡子(微炒)何首烏各60克 干薄荷 雄黃各30克 麝香 牛黃各7.5克 皂角7挺(捶碎)。制法:上為細末,入麝香、牛黃研令勻,以水1.8升,浸皂角一宿,按取汁,慢火熬成膏,入前藥末,和…
中藥方劑“立勝散”。處方:黃連 黃柏 秦皮(去粗皮)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銼散。功能主治:治風毒攻眼,及時眼隱澀,羞明腫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12克,水150毫升,加大棗1枚,燈心7莖,煎數(shù)沸,去滓,以新羊毫筆蘸刷…
中藥方劑“連竹湯”。處方:黃連(去須)竹葉各7.5克 秦皮11.2克 蛇蛻皮3.8克。制法:上四味,銼細。功能主治:治風毒攻眼,暴赤澀痛。用法用量:用水500毫升,煎取250毫升,綿濾去滓。夜臥時用白絹點藥汁洗眼。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