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百合湯”。處方:百合 人參 紫蘇莖葉(銼)豬苓(去黑皮)桑根白皮(銼)大腹皮(銼)赤茯苓(去黑皮)甘草(炙,銼)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各30克 馬兜鈴7枚(連皮)麥門冬(去心,焙)枳殼(去瓤,…
中藥方劑“百部圓”。處方:天門冬(去心)一斤,杏仁(去皮.尖.炒)、黃芪、百部根,各六兩;瓜蔞根十六兩,紫蘇、紫菀(去苗.洗)、馬兜鈴,各二十二兩;黑參八兩,肉桂(去粗皮)四兩。炮制:上同為細末,煉蜜和…
中藥方劑“半夏圓”。處方:白礬(枯過)十五兩,半夏(湯洗去滑.姜汁罨一宿)三斤。炮制:上搗為細末,生姜自然汁為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肺氣不調,咳嗽喘滿,痰涎壅塞,心下堅滿,短氣煩悶,及風壅痰實,…
中藥方劑“緩息湯”。處方:桑白皮45克 白茯苓15克 白僵蠶15克(炒,去絲)甘草7.5克(炙)杏仁15克(去皮、尖,研,后入)人參(去蘆)7.5克 桔梗(去蘆)15克白術15克 陳皮15克(去白)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…
中藥方劑“靜神丸”。處方:胡麻3升(去黃黑者,微炒令香,研為末),白蜜3升。制法:上和調,煎,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肺氣,潤五臟,休糧,填人骨髓,甚有益于男子。主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。年若過40以…
中藥方劑“芍藥補氣湯”。別名:補氣湯(《蘭室秘藏》卷下)。處方:黃耆30克 白芍藥45克 橘皮(不去白)30克 澤瀉15克 甘草(炙)30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肺氣不行,皮膚間麻木。用法用量:每服15克,用水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潤肺圓”。處方:人參、款冬花(去梗)、細辛(去葉.洗)、杏仁(去皮.尖.麩炒)、甘草,各四兩;知母(六兩)、肉桂(去粗皮)、桔梗,各五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煉蜜為圓,如雞頭大。功能主治:治肺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潤肺丸”。處方:人參 款冬花(去梗)細辛(去葉,洗)杏仁(去皮、尖,麩炒)甘草(爁)各120克 知母180克 肉桂(去粗皮)桔梗各150克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肺氣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茯苓丸”。處方:人參 白茯苓(去黑皮)白術各75克 桂(去粗皮)干姜(炮)當歸(切,炒)甘草(炙,銼)芎藭 黃耆(銼)各60克 陳橘皮(湯浸;去白,焙)45克。制法:上藥十味,搗羅為末。煉蜜為丸…
中藥方劑“團參散”。處方:人參(去蘆頭)款冬花 紫菀(洗去土)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肺氣不利,咳嗽氣喘。用法用量: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烏梅1枚,同煎至100毫升,食后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五味子散”。處方:五味子30克 白石英30克(細研)鐘乳粉30克 桂心30克 桑根白皮30克(銼)紫菀22克(去苗土)紫蘇子30克(微炒)麥門冬30克(去心)陳橘皮45克(湯浸,去白,焙)杏仁30枚(湯浸,去皮…
中藥方劑“紫團參丸”。處方:潞州人參7.5克 始蚧1對(酥炒黃)白牽牛90克(微炒)苦葶藶30克(微炒)甜葶藶(微炒)木香各15克。制法:上六味,搗羅為細末,用熟棗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益氣瀉肺,化痰平…
中藥方劑“紫菀湯”。別名:鐘乳補肺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四)。處方:紫菀 五味子 生姜(合皮切)白石英(研,綿裹)款冬花 桂心 人參各60克 鐘乳(研,綿裹)麥門冬(去心)桑根白皮各90克 大棗20枚(擘)…
中藥方劑“鐘乳補肺湯”。處方:鐘乳(碎如米粒)、桑白皮、麥門冬(去心),各三兩;白石英(碎如米粒)、人參(去蘆)、五味子(揀)、款冬花(去梗)、肉桂(去粗皮)、紫菀(洗去土),各二兩。炮制:上除白石…
中藥方劑“寧氣湯”。處方:御米殼75克(蜜水淹一宿,炒黃)甘草(炙)杏仁(去皮、尖,麩炒)紫菀(去土)桔梗各22克 五味子 甜葶藶(隔紙炒)人參 半夏(生姜制)桑白皮(銼,炒)紫蘇葉 陳橘皮(去瓤)各30克。…
中藥方劑“理氣丸”。處方:杏仁 桂心各30克 益智子 干姜各60克。制法:上四味,研為細末,蜜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肺氣虛弱,外感寒邪,短氣不足以息。用法用量:空腹時每服3丸。以知為度。處方:陳皮(去…
中藥方劑“麗澤通氣湯”。處方:黃耆12克 蒼術 羌活 獨活 防風 升麻 葛根各9克 炙甘草6克 川椒 白芷各3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 冬月加麻黃(不去節)。功能主治:益氣升陽,祛風散寒。治肺氣不足,外感風寒,鼻塞不聞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