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上池飲”。處方:人參(去蘆)6克 臺白術(shù)(去蘆,炒)4.5克 白茯苓(去皮)15克 當(dāng)歸(酒洗)3.6克 川芎3.6克 杭白芍(酒炒)3克 懷生地黃(姜汁炒)3克 熟地黃(姜汁炒)3克 南星(姜汁炒)3克 半夏(…
中藥方劑“養(yǎng)血潤膚飲”。處方:當(dāng)歸9克 熱地 生地 黃耆各12克 天冬(去心)麥冬(去心)各6克 升麻 片芩各3克 桃仁泥 紅花各2克 天花粉4.5克。功能主治:治面游風(fēng),初起面目浮腫,燥癢起皮,如白屑風(fēng)狀,漸漸癢極…
中藥方劑“練中丸”。別名:桂心丸。處方:大黃1斤,樸消10兩(煉),芍藥8兩,桂心4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癖。虛熱,兩脅下癖痛,惡不能食,四肢酸弱,口干,唾涕稠粘,眼澀,頭時時痛…
中藥方劑“牡丹粥”。處方:牡丹葉 漏蘆(去蘆頭)決明子各10克雄豬肝100克粳米50~100克。制法:將豬肝洗凈切片;先煎前3味藥,去渣取汁,后入肝、米,煮作粥。功能主治:活血消積。適用于小兒癖瘕,癥見兩脅下出現(xiàn)…
中藥方劑“茂香散”。處方:天臺烏藥、三棱(煨)、蓬茂(煨)、川當(dāng)歸(去蘆)、荊芥穗、天麻、桂心(不見火)、延胡索、厚樸(姜汁制.炒)、附子(炮.去皮.臍),各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(xì)末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血風(fēng)臟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潤燥湯”。處方:當(dāng)歸3.6克 川芎3克 白芍(酒炒)6克 生地黃(酒炒)2.4克 熟地黃(姜汁炒)2.4克 白術(shù)(去蘆)3克 白茯苓(去皮)3克 南星(姜汁炒)3克 半夏(姜汁炒)3克 陳皮(鹽水洗)2.4克 桃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理中湯”。處方:人參、干姜、白術(shù)(土炒)、川椒。功能主治:胃寒蟲擾作吐,唇色或紅或白,胃口時痛時止,頻嘔清涎者。用法用量:引用烏梅1個,水煎服。處方:人參、白術(shù)、黃耆、甘草、木香、肉桂、茯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羌活勝濕湯”。處方:二術(shù)、二活、二防、木通、木瓜、南星、半夏、澤瀉。功能主治:體厚濕郁,自覺遍身沉重,難于轉(zhuǎn)側(cè),兩膝時痛腫,不紅不硬,六脈濡弱,天陰更甚者。
中藥方劑“攻補(bǔ)兩益湯”。處方:榧子10個,白薇3錢,雷丸3錢,神曲3錢,檳榔2錢,使君子10個,白術(shù)1兩,人參5錢。功能主治:補(bǔ)正以殺蟲。主癥瘕。胃氣虛弱,食不能消,偶食堅硬之物,存于胃中,久則變?yōu)橛行沃?,?
中藥方劑“桂枝加芍藥湯”。處方:桂枝9克(去皮)芍藥18克 甘草6克(炙)大棗12枚(擘)生姜9克(切)。功能主治:治本太陽病,醫(yī)反下之,因而腹?jié)M時痛,病屬太陰者。用法用量:上五味,以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(jī)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