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守中金圓”。處方:干姜(炮)、甘草、蒼術(shù)(米泔浸)、桔梗(去蘆),各等分。炮制:上件為細(xì)末。煉蜜為圓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理中焦不和,脾胃積冷,心下虛痞,腹中疼痛,或飲酒過多,胸脅逆滿,噎塞…
中藥方劑“惺惺散”。處方:瓜蔞根、人參、細(xì)辛(去葉)、茯苓(去皮)、白術(shù)、甘草(炙)、桔梗,各一兩半。炮制:上件同杵,羅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風(fēng)熱瘡疹,傷寒時(shí)氣,頭痛壯熱,目澀多睡,咳嗽喘粗,鼻塞清涕…
中藥方劑“五德丸”。處方:補(bǔ)骨脂120克(酒炒)吳茱萸(制)160克 木香60克 干姜(炒)120克 五味子(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,或用烏藥亦可)60克。制法:上為細(xì)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脾腎虛寒,…
中藥方劑“枳實(shí)散”。處方:枳實(shí)30克(麩炒令微黃)人參30克(去蘆頭)干姜15克(炮制,銼)白術(shù)22.5克 桂心22.5克 甘草15克(炙微赤,銼)桔梗22.5克(去蘆頭)木香15克 半夏15克(湯洗七遍,去滑)。制法:上藥搗…
中藥方劑“止血蒲黃散”。處方:蒲黃60克 栝樓60克 犀角屑30克 甘草60克(炙微赤,銼)桑寄生60克 葛根90克(銼)。制法:上藥搗粗羅為散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溫病,時(shí)氣疫毒,及飲酒傷中,吐血不止,面黃干嘔,心胸?zé)?
中藥方劑“麻黃大黃散”。處方:麻黃(去根節(jié))1兩,大黃(銼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,芍藥半兩,干姜(炮)半兩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時(shí)氣三日內(nèi),頭痛壯熱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麻黃杏子湯”。處方:桔梗1兩,麥門冬1兩,麻黃1兩半,杏仁3分,黃芩3分,甘草3分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時(shí)氣89日,喘悶煩躁。用法用量:每服5錢,以水1盞半,煎至8分,溫服,每日可服45次。處方:麻…
中藥方劑“淋頂湯”。處方:石膏10兩(搗碎),梔子仁3兩,竹葉1握,甘菊花3兩,豉心3合,蔥白14莖(切)。功能主治:時(shí)氣頭痛不可忍者。用法用量:上以水6大碗,煮取3碗,去滓,納有嘴瓶中,稍熱,淋注頂上。
中藥方劑“理中圓”。處方:白術(shù)、干姜(炮)、人參、甘草,各二十兩。炮制:上為末,煉蜜為圓,每一兩作一十圓。功能主治:理中焦不和,脾胃宿冷,心下虛痞,腹中疼痛,胸脅逆滿,噎塞不通,嘔吐冷痰,飲食不下,噫…
中藥方劑“九仙山何處士黑神丸”。別名:黑神丸、九仙丹。處方:巴豆(新好者)1兩(輕捶去皮,以長流水約兩碗,浸1宿,然后更煮3050沸后冷,粗去心膜,以布子拭去水,然后研如膏,用厚紙10數(shù)張裹,以重物壓去油用…
中藥方劑“九炁丹”。處方:熟地24O克 制附子120克 肉豆蔻(面炒)60克 焦姜 吳茱萸 補(bǔ)骨脂(酒炒)蓽茇(炒)五味子(炒)各60克 粉甘草(炒)30克。制法:上藥為細(xì)末,煉自空為丸,或山藥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香蘇飲”。處方:香附子1兩(炒,去毛),陳皮半兩(浸,去瓤),甘草3分(炙),紫蘇1兩(去梗),麻黃1兩(去節(jié)),蒼術(shù)半兩(清水泔浸3宿,去皮),桔梗1分(去蘆頭)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…
中藥方劑“安息香丸”。別名:雄黃丸。處方:安息香1兩,朱砂半兩(細(xì)研),硫黃半兩(細(xì)研),雄黃1兩(細(xì)研),阿魏半兩,松脂4兩,榴(柏)葉4兩,蒼術(shù)4兩,白芷3兩,干桃葉3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(qǐng)手機(jī)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(qǐng)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(hào)
微信公眾號(hào)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