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鱉甲地黃湯”。處方:柴胡(去蘆)當歸(去蘆,酒浸)麥門冬(去心)鱉甲(醋炙)石斛(去根)白術 熱地黃(酒浸,焙)茯苓(去皮)秦艽(去蘆)各30克 人參肉桂(不見火)甘草(炙)各15克。制法:上藥…
中藥方劑“百合固金湯”。處方:熟地 生地 當歸身各9克 白芍 甘草各3克 桔梗 元參各2.4克 貝母 麥冬 百合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養陰清熱,潤肺化痰。治腎水不足,虛火刑金,咳嗽氣喘,咽喉燥痛,痰中帶血或咯血,手足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半夏湯”。別名:柴胡飲子(《御藥院方》卷五)。處方:柴胡240克,人參90克 半夏75克 甘草(炙)90克 黃芩90克 白術60克 麥門冬(去心)30克。制法:上藥銼碎。功能主治:主痰熱頭痛,手足煩熱,肢節…
中藥方劑“第三竹瀝湯”。別名:竹瀝湯。處方:竹瀝19升,防風3兩,茯苓3兩,秦艽3兩,當歸2兩,黃芩2兩,人參2兩,芎2兩,細辛2兩,桂心2兩,甘草2兩,升麻2兩,麻黃2兩,白術2兩,附子2枚,蜀椒1兩,葛根5兩,…
中藥方劑“調中五參丸”。處方:人參1兩,丹參1兩,沙參1兩,苦參1兩,玄參1兩,防風1兩,蜀椒(去目閉口者)1兩,附子(炮去皮)半兩,干姜半兩,葶藶1合(熬),大黃4兩(蒸大黃于5升米下,及熱切之,日曬干),…
中藥方劑“參胡飲子”。處方:人參1錢2分,柴胡1錢5分,黃芩1錢,甘草1錢,當歸1錢,大黃1錢,白芍藥1錢,生姜2片,大棗子1枚。功能主治:痰熱頭疼,手足煩熱,身體倦怠,肢節疼痛,嗜臥不安,飲食無味,大便閉結,…
中藥方劑“雚蘆丸”。處方:蘼蕪丸加雚蘆6分。功能主治:老小及婦人等萬病,腹內冷熱不通,急滿痛,胸膈堅滿,手足煩熱,上氣不得飲食,身體氣腫,腰腳不遂,腹內狀如水雞鳴,婦人月經不調。
中藥方劑“黃柏湯”。處方:黃柏 黃連 白頭翁(一作白蘞)升麻 當歸 牡蠣 石榴皮 黃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葉各3克。制法:上十二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夏月外感寒邪,迫使熱氣內入腸胃,下痢赤白,狀如魚腦…
中藥方劑“海藻湯”。別名:海藻散。處方:海藻4兩,半夏半升,五味子半升,細辛2兩,杏仁50枚,生姜1兩,茯苓6兩(1方無五味子、生姜)。功能主治:咳而下利,胸中痞而短與,心中時悸,四肢不欲動,手足煩,不欲食…
中藥方劑“金銀箔丸”。處方:金箔100片,銀箔100片(細研),澤瀉1兩半,天門冬(去心,焙)2兩半,肉蓯蓉(酒浸1宿,薄切,焙干)2兩半,白茯苓(去黑皮,銼)3兩,生干地黃(焙)3兩,葛根(銼)3兩,黃連(去…
中藥方劑“雞骨丸”。處方:雞骨(煮熟黃雌雞,左右肋骨)1兩(炙黃),赤芍藥半兩,川大黃半兩(銼,微炒),紫菀半兩(洗去苗土),赤茯苓半兩,細辛1分,黃芩1分,桂心1分,柴胡半兩(去苗)。制法:上為末,煉…
中藥方劑“開心薯蕷腎氣丸”。處方:肉蓯蓉1兩,山茱萸1兩,干地黃6分,遠志6分,蛇床子5分,五味子6分,防風6分,茯苓6分,牛膝6分,菟絲子6分,杜仲6分,薯蕷6分。制法:上藥治下篩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七熬丸”。處方:大黃45克 前胡(一作柴胡)芒消(熬)各150克 葶藶 蜀椒(并熬)各7.5克 生姜 芎藭各22.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 (熬)挑仁20枚(熬)虻蟲(熬)水蛭(熬)各13.5克。制法:上十二味,為…
中藥方劑“枳殼飲子”。別名:枳殼散(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五)。處方:枳殼60克(去皮,麩炒)半夏30克(湯洗七次,以生姜汁浸三日,用麩炒黃)紅芍藥30克 柴胡(去蘆)45克 黃芩45克。制法:上五味,共為細末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涼血固真湯”。處方:當歸身7分,川芎5分,白芍藥7分,生地黃1錢,熟地黃1錢,條實黃芩(生用,細切)1錢2分,香附子(童便浸透)7分,續斷5分,柴胡8分,丹參5分,白術7分,荊芥穗5分,黃柏(微炒)5分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