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半溫半熱湯”。別名:半濕半熱湯。處方:半夏7分,茯苓7分,白術(shù)7分,前胡5分,枳殼(麩炒黃色)5分,甘草(炙)5分,大戟5分,黃芩3分,茵陳3分,當(dāng)歸3分。制法:上切細(xì),作1服。功能主治:酒疸,身黃無熱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達(dá)原飲”。處方:柴胡4.5克 生枳殼4.5克 川樸4.5克 青皮4.5克 炙草2.1克 黃芩4.5克 苦桔梗3克 草果1.8克 檳榔6克 荷葉梗16厘米。功能主治:和中化濕,祛痰止瘧。主痰瘧。痰濕阻于膜原,胸膈痞滿,心…
中藥方劑“柴芩清膈煎”。處方:川柴胡2.4克 生錦紋(酒浸)4.5克 生枳殼4,5克 焦山梔9克 青子芩4.5克 蘇薄荷4.5克 苦桔梗3克 青連翹6克 生甘草1.8克 鮮淡竹葉36片。功能主治:攻里兼和解。主少陽表邪,內(nèi)結(jié)膈中,…
中藥方劑“礬硫丸”。處方:綠礬1兩,倭硫黃1錢,麥粉3兩,黑棗肉2兩。制法:上搗勻煉丸。功能主治:陽明病,瘀熱在里,熱不得越而成陽黃。癥見但頭汗出,而身無汗,齊頸而還,小便不利,渴飲水漿,腹微滿者,身必發(fā)…
中藥方劑“雚蘆散”。處方:雚蘆1兩,干漆(炒煙出)1分,萹蓄(炒)1分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蛔蟲心痛,懊憹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匕,粥飲調(diào)下,空心、日午、臨臥各一。若心腹脹滿不能食飲,即以羊子肝、蒜齏作…
中藥方劑“溫腸丸”。處方:補(bǔ)骨脂(炒)30克 肉蓯蓉(酒浸,去皺皮,焙)45克 狗脊(銼)獨(dú)活(去蘆頭)各22克 附子(炮裂,去皮、臍)巴戟天(去心)鹿茸(酒炙,去毛)各30克 五味子22克。制法:上八味,搗羅為…
中藥方劑“梔子大黃湯”。處方:梔子9克 大黃3克 枳實(shí)12克 豆豉10克。功能主治:治酒黃疸,心中懊憹或熱痛。用法用量:上四味,以水600毫升,煮取200毫升,分三次溫服。處方:梔子、豆豉、枳實(shí)、大黃、茵陳。功能主治…
中藥方劑“梔子豉湯”。處方:梔子9克(劈)香豉4克(綿裹)。功能主治:清熱除煩。治發(fā)汗吐下后,余熱郁于胸膈,身熱懊憹,虛煩不得眠,胸脘痞悶,按之軟而不痛,嘈雜似饑,但不欲食,舌質(zhì)紅,苔微黃,脈數(shù)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梔子豆豉湯”。處方:肥梔子(四個(gè)) 香豉(半兩)。功能主治:治發(fā)汗吐下后,虛煩不得眠及發(fā)顛倒,心中懊憹,此藥主之。用法用量:上作一服,水二鐘,先將梔子煎至八分,入豉同煎至七分。不拘時(shí)服。
中藥方劑“舉陷參耆煎”。處方:玄參2錢,黃耆2錢,炒白術(shù)1錢,茯苓1錢,陳皮1錢,柴胡1錢,升麻1錢,炙甘草5分,澤瀉2錢。功能主治:妄下陰脫。凡傷寒溫?zé)峁ハ绿^,脾胃受傷,心中懊憹,起臥不安,下瀉不止者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桂心膠飴湯”。處方:桂(去粗皮)1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心中痞急懊憹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生姜1棗大(拍碎),煎至6分,去滓,下膠飴2棗大,更煎12沸,溫服,空心、早晚各1次。
中藥方劑“懊憹散”。處方:雚蘆10分,干漆2分,萹蓄2分。制法:上藥各為細(xì)末,和勻。功能主治:傷寒心中懊憹,下利,谷道中爛傷。熱患有蛔蟲懊憹。用法用量:每服1錢匕,食前粥飲下,日2次。各家論述:《千金方衍義》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(qǐng)手機(jī)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(qǐng)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(hào)
微信公眾號(hào)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