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柴胡桂枝湯”。別名:柴胡加桂湯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四)。處方:桂枝(去皮)4.5克 黃芩4.5克 人參4.5克 甘草3克(炙)半夏7.5克 芍藥4.5克 大棗6枚(擘)生姜4.5克 柴胡12克。功能主治:解表和里。…
中藥方劑“甘草干姜湯”。別名:干姜甘草湯(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七)。處方:甘草12克(炙)干姜6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益氣。治傷寒脈浮,自汗出,小便數,心煩,微惡寒,腳攣急,咽中干,煩躁吐逆;肺痿,吐涎沫而不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柴胡桂枝湯”。處方:柴胡、黃芩、半夏、人參、甘草、桂枝、枳實、黃連、桔梗、瓜蔞仁。功能主治:發熱微惡寒,肢節疼痛,微嘔,心下支滿悶者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清解湯”。處方:薄荷葉12克 蟬蛻(去足、土)9克 生石膏(搗細)18克 甘草4.5克。功能主治:治溫病初得,頭痛,周身骨節凌痛,肌膚壯熱,背微惡寒,無汗,脈浮滑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處方:赤芍18克,川…
中藥方劑“神仙活命飲”。別名:仙方活命飲(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二十四)、真人活命飲(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八)。處方:川山甲 甘草 防風 沒藥 赤芍藥各3克 白芷1.8克 歸梢 乳香 貝母 天花粉 角刺各3克 金銀花 陳皮各…
中藥方劑“芍藥甘草湯”。別名:戊己湯(《癥因脈治》卷四)。處方:芍藥12克 甘草12克。藥理作用:解痙、止痛、抗炎作用:安徽醫學院《急腹癥資料》1977:74,本方對病變異常興奮狀態有強力的抑制、鎮靜作用。其中…
中藥方劑“銀翹散”。處方:連翹30克 銀花30克 苦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葉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 淡豆豉15克 牛蒡子18克。制法:上杵為散。藥理作用:銀翹散的藥理作用 《中醫雜志》1986(3):59,1.解熱:在大鼠…
中藥方劑“銀翹辛夷湯”。處方:銀花9克 連翹12克 辛夷3克 山梔3克 黃芩3克 桑葉9克 荊芥6克 薄荷3克 桔梗6克 生甘草3克 絲瓜藤10克。功能主治:散風清熱解毒。治鼻淵。風熱上乘,肺失宣利,熱毒壅盛,熏蒸鼻竅,鼻…
中藥方劑“仙露湯”。處方:生石膏(搗細)90克 玄參30克 連翹9克 粳米1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,養陰生津。治寒溫陽明證,表里俱熱,心中熱,嗜涼水,脈象洪滑,舌苔白厚,或白而微黃,或有時背微惡寒者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蒼莎飲”。處方:茅術2錢,云苓3錢,香附3錢,臺烏2錢,炮姜1錢,紅澤蘭4錢,秦歸2錢,川芎2錢,白木通2錢。功能主治:溫寒行滯,調氣活血。主血寒氣滯,月經后期,經色晦暗,量不太多,少腹痛,腰脹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”。處方:桂枝9克(去皮)甘草6克(炙)大棗12枚(擘)生姜6克(切)附子5克(炮)。功能主治:治太陽病,誤用下法后,脈促胸滿,微惡寒者。用法用量:上五味,以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加附桂湯”。處方:桂枝3錢,白芍3錢,甘草(炙)2錢,附子(生)1錢,肉桂(去粗)1錢,生姜3錢,大棗2枚。功能主治:太陽傷寒,寸口脈浮而大,浮則為風,大為陰虛,風則生微熱,虛則兩脛攣,其證自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