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備急五嗽圓”。處方:肉桂(去粗皮)、干姜(炮)、皂莢(去皮.子.炙黃),各等分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煉蜜為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五種咳嗽,一曰上氣嗽;二曰飲嗽;三曰躁嗽;四曰冷嗽;五曰邪嗽。…
中藥方劑“赤茯苓散”。別名:七氣湯。處方:赤茯苓2兩半,大腹皮半兩(銼),檳榔半兩,桂心1兩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干,微炒),高良姜半兩(銼),訶黎勒皮1兩,牽牛子1兩(微炒)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…
中藥方劑“大麥芽散”。處方:大麥芽(炒)1合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產后腹脹閉結,膨悶氣結,坐臥不安。用法用量:每服3錢,陳酒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導痰湯”。處方:半夏(湯泡七次)120克 天南星(炮,去皮)橘紅 枳實(去瓤,麩炒)赤茯苓(去皮)各30克 甘草(炙)1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燥濕豁痰,行氣開郁。主痰涎壅盛,頭目眩暈;或痰飲…
中藥方劑“大圣茯苓散”。處方:白茯苓(去皮)1兩,川芎1兩,麥門冬(去心)1兩,黃耆(去蘆,蜜炙)1兩,當歸(去蘆,酒浸)1兩,木香(不見火)1兩,條參1兩,甘草1兩。制法:上銼散。功能主治:安養胎氣。主妊娠…
中藥方劑“大茱連丸”。處方:蓬莪術 京三棱各7.5克(醋煮)干姜(炮)青皮(去白)陳皮(去白)木香 丁香各60克 巴豆21粒(去殼、心、膜,出油)綠小細茱萸6克。制法:上藥研末,醋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…
中藥方劑“二珍散”。處方:木賊(去節)、川芎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胎不穩,坐臥不安。用法用量:本方方名,《胎產救急方》引《養生方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二四)作“川芎散”。處方:芫花1兩,高良姜2…
中藥方劑“二齒安神湯”。處方:紫貝齒 青龍齒 靈磁石 辰砂 琥珀末 紫丹參 九節菖蒲 仙半夏。功能主治:清熱平肝,鎮驚安神。主婦女情志失調,肝郁化火,經前情緒不寧,坐臥不安,煩躁易怒,甚則怒而發狂,月經量多…
中藥方劑“甘葶散”。處方:葶藶半兩(炒),麻黃1分(去節),甘草1錢,貝母1錢,杏仁(去皮)1錢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小兒咳嗽,有痰氣急;亦治喘促胸悶,坐臥不安。用法用量:3歲1錢,水半盞,煎3分,去滓溫…
中藥方劑“海蛤索餅”。處方:海蛤(搗研如面)1兩,甘遂3分(為末,絹羅如面,用白面和作劑),郁李仁(湯浸,去皮,微炒,研)1兩1分。功能主治:水氣,頭面浮腫,坐臥不安。或嗽喘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以桑根白皮1…
中藥方劑“榼藤子丸”。處方:榼藤子半兩,威靈仙(揀凈,銼碎,水淘洗過,焙干)2兩,大黃(煨過)2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腸痔。下部腫痛,便血后重,坐臥不安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溫膽湯”。處方:枳實(麩炒)、半夏(湯泡)、白茯苓(去皮)、橘紅、人參,各一錢半。竹茹、香柎、麥門冬、柴胡、桔梗,各一錢。甘草(半錢)。功能主治:治心膽虛怯,處事易驚,夢寐不安,氣[]生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定喘湯”。處方:人參(切片)、麻黃(去節)、甘草(炙)、阿膠(炒)、半夏僸。各一兩;桑白皮、五味子,各一兩半;罌粟殼(蜜刷炙)二兩。炮制:上為粗末,入人參片拌勻。功能主治:治丈夫、婦人遠…
中藥方劑“三解湯”。處方:黃連1.5克 黃芩3克 大黃12克 梔子4.5克 花粉6克 連翹4.5克 半夏3克 茯苓6克 木通3克 澤瀉4.5克 青荷梗33厘米。功能主治:治暑濕氣合,郁為大熱,五心煩躁,坐臥不安,渴飲胸痞者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十味溫膽湯”。處方:半夏(湯洗七次)枳實(去瓤,切,麩炒)陳皮(去白)各90克 白茯苓(去皮)45克 酸棗仁(微炒)大遠志(去心,甘草水煮,姜汁炒)北五味子 熟地黃(切,酒炒)條參各30克 粉草15克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