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小抱龍圓”。處方:天竺黃一兩,雄黃(研飛)二分,辰砂(別研)、麝香(別研),各半兩;天南星(臘月釀黃牛膽中.陰干百日者.如無.只以生者去皮.臍.炒熟用)四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煮甘草水和圓,如皂子…
中藥方劑“旋覆湯”。處方:旋覆花、五味子、前胡、麻黃(去節(jié))、赤芍藥、半夏僸、杏仁(去皮.尖.麩炒)、茯苓(去皮)、甘草(炙)、荊芥(去梗),各等分。炮制: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產(chǎn)后傷風,感寒,暑濕,咳嗽…
中藥方劑“消腫丸”。處方:滑石 木通 白術(shù) 黑牽牛(炒)通脫木 茯苓 茯神(去木)半夏(湯去滑)陳皮各7.5克 木香4克 瞿麥穗 丁香各37.5克。制法: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利水消腫治水腫喘滿,小…
中藥方劑“五香半夏丸”。處方:沉香 檀香 丁香 木香 白豆蔻(面裹煨香)陳橘皮(去白)各8克 藿香葉(去土)15克 人參(去蘆頭)15克 半夏(生姜汁浸一宿,炒黃)90克。制法:上藥為細末,生姜汁煮面糊為丸,如黍…
中藥方劑“皂角圓”。處方:皂角(捶碎.以水一十八兩六錢揉汁.用蜜一斤.同熬成膏),干薄荷葉、槐角,各五兩。青橘皮(去瓤)、知母、貝母(去心.炒黃)、半夏(湯洗七次)、威靈仙(洗)、白礬(枯過)、甘菊(去…
中藥方劑“俞山人降氣湯”。處方:前胡、五加皮(姜汁涂.炙)、厚樸(姜浸一宿.炒)、麻黃(去蘆)、當歸、紫蘇子(微炒)、甘草(炙)、肉桂(不見火)、陳皮(去白)、半夏曲(炙),各一兩。干姜(炮)、人參、…
中藥方劑“異香散”。處方:石蓮肉(去皮)一兩,蓬莪術(shù)(煨)、京三棱(炮)、益智仁(炮)、甘草,各六兩。青皮(去白)、陳皮(去白),各三兩。厚樸(去粗皮.姜汁炙)二兩。炮制:上件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腎氣…
中藥方劑“油煎散”。處方:五加皮、牡丹皮、赤芍藥、當歸(去蘆),各一兩。炮制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血風勞,形容憔悴,肢節(jié)困倦,喘滿虛煩,吸吸少氣,發(fā)熱汗多,口干舌澀,不思飲食。 常服能肥婦人,其效…
中藥方劑“玉竹飲子”。處方:萎蕤(一名玉竹)9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桔梗3克 橘皮3克 紫菀6克 川貝母(去心,研)9克 生姜(同橘皮蜜煎)12克。功能主治:治痰水痰涎涌盛,咳逆喘滿。用法用量:上八味,長流水煎,入…
中藥方劑“牛黃奪命散”。處方:白牽牛30克(半生半熟)黑牽牛30克(半生半熟)川大黃 檳榔各30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肺脹,喘滿胸高,氣急,兩肋煽動,陷下作坑,兩鼻竅張,悶亂嗽渴,聲嗄不鳴,痰…
中藥方劑“木防己湯”。別名:防己桂枝湯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)卷十三。處方:木防己9克 石膏(雞頭子大)12克 桂枝6克 人參12克。功能主治:行水散結(jié),補虛清熱。治膈間支飲,喘滿,心下痞堅,面色熏黑,脈沉緊…
中藥方劑“木香餅子”。處方:縮砂仁一十二兩,檀香四兩,甘松(洗)五兩,丁香四兩半,蓬莪術(shù)一十兩,木香二兩半。炮制:上為細末,別用甘草熬膏為圓,每兩作二百五十圓,捏作餅子。功能主治:治脾經(jīng)虛冷,胃寒痰,…
中藥方劑“利膈丸”。別名:人參利膈丸(《衛(wèi)生寶鑒》卷十三)。處方:木香21克 檳榔23克 厚樸(姜制)60克 人參 藿香葉 當歸 炙甘草 枳實(麩炒)各30克 大黃(酒浸,焙)60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滴水和丸,或少用蒸…
中藥方劑“靈砂固本丸”。處方:沉香1兩,木香1兩,葫蘆巴(酒浸)1兩,小茴香(炒)1兩,川楝肉(炒)1兩,八角茴香(炒)1兩,菟絲子(酒浸)1兩,巴戟(去心,酒浸)1兩,牛膝(酒浸)1兩,杜仲(炒)1兩,鐘乳…
中藥方劑“瓜蔞半夏丸”。處方:瓜蔞1兩,杏仁(去皮尖)1兩,枯礬1兩,半夏(湯泡)2兩,款冬花1兩半,麻黃(去根節(jié))1兩。制法:上為末,用瓜蔞汁、生姜自然汁,用水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咳嗽,喘滿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瓜蔞枳殼湯”。處方:瓜蔞(去殼)枳實(麩炒)桔梗 撫芎 蒼術(shù)(米泔浸)香附 杏仁(去皮、尖)片芩(去朽)貝母(去心)各3克 砂仁1.5克 陳皮3克 木香(另研)1.5克。制法:上銼一劑。功能主治:治痰郁癥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