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十灰散”。處方:大薊 小薊 柏葉 荷葉 茅根 茜根 大黃 山梔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涼血止血。治勞證嘔血、吐血、咯血、嗽血。用法用量:上藥燒灰存性,研極細,用紙包之,以碗蓋地上一夕,出火…
中藥方劑“失血奇效丸”。處方:生地36克 茅根60克 側柏60克 山藥30克 薄荷30克 茜草30克 大小薊各30克 蒲黃30克 梔子30克 黃芩30克(以上均炒炭存性)花蕊石30克 元參(去蘆)60克 古墨60克 三七60克。制法:共研…
中藥方劑“杏子湯”。處方:人參(去蘆)、半夏(湯洗七次)、茯苓(去皮)、芍藥(去粉)、官桂(去皮.不見火)、干姜(炮.洗)、細辛(去苗)、甘草(炙)、五味子(去苗),各等分。炮制:上俰咀。功能主治:治一…
中藥方劑“玄霜雪梨膏”。處方:雪梨汁(雪梨60個,去心、皮,取汁,酸者不用)4升 藕汁2升 鮮生地黃汁2升 麥門冬汁1升 蘿卜汁1升 茅根汁2升。制法:入火熬煉,入蜜500毫升、飴糖250克、姜汁80毫升,入火再熬如稀糊…
中藥方劑“薤白散”。處方:鱉甲(炙)阿膠(炒)各60克 鹿角膠23克。制法:上藥為散。功能主治:治久患咳嗽,肺虛成勞瘵,及吐血、咯血。用法用量:每服9克,用水300毫升,入薤白一莖,煎至240毫升,去滓,食后服。…
中藥方劑“雪梨膏”。處方:雪梨60只(取汁500毫升)生地 茅根 藕各取汁2升 蘿卜 麥冬各取汁1升。制法:上六味同煎。煉入蜂蜜500克,飴糖240克,生姜汁100毫升,再熬如稀糊,則成膏。功能主治:養陰生津,潤肺止血。…
中藥方劑“五味黃耆散”。處方:黃耆 麥門冬 熟地黃 桔梗各15克 甘草7.5克 白芍藥 五味子各6克 人參9克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因嗽咯血成勞,眼睛疼,四肢困倦,腳膝無力。用法用量:每服12克,用水220毫升,…
中藥方劑“滋血潤喉湯”。處方:天門冬 生地黃各3克 麥門冬 當歸各2.4克 知母2.4克 青黛1.5克 山梔仁(炒)牛膝各1.5克 片黃芩2.1克 貝母1.8克 桔梗1.8克。功能主治:治咯血,血在咽下,咯吐不出,甚則咯即有血者。…
中藥方劑“一清顆粒”。處方:黃連165g 大黃500g 黃芩250g。性狀:本品為黃褐色的顆粒;味微甜、苦。炮制:以上三味,分別加水煎煮二次,第一次1.5小時,第二次1小時,合并煎液,濾過,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.…
中藥方劑“一捻金散”。處方:半夏 天南星(銼),巴豆各60克 皂角子180克 阿膠60克(銼)黃明膠90克(銼)杏仁180克 白礬45克。制法:上藥,都放人瓶內,外留一眼子出煙,鹽泥固濟,候千。用炭煅令煙盡為度,即用…
中藥方劑“應夢人參散”。處方:白芷 干葛 青皮 桔梗(炒)白術 人參各23克 甘草(炙)45克 干姜(炮)4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體熱頭疼,及風壅痰嗽咯血。用法用量: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加生姜3片…
中藥方劑“糯米阿膠粥”。處方:阿膠30克 糯米100克 紅糖適量。制法:先將糯米煮粥,待粥將熟時,放入搗碎的阿膠,邊煮邊攪勻,稍煮二三沸加入紅糖即可。功能主治:滋陰補虛,養血止血,安胎,益肺。適用于功能失調…
中藥方劑“蘆筒散”。處方:款冬花、官桂(去皮)、鵝管石、井泉石、甘草(炙)、白礬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小兒久新咳嗽,氣急有痰,或咯血。用法用量:3歲1字,藕計調下,杏仁湯亦得。10歲以上,蘆筒內吸之。…
中藥方劑“蠟煎散”。處方:百合(去苗)人參(去蘆頭)麥門冬(去心,焙)干山藥 貝母(去心,微炒)白茯苓(去皮)甘草(炙)黃明鹿角膠(炙,如無,以阿膠代之)杏仁(去皮、尖、雙仁者不用,麩炒黃,別研)各…
中藥方劑“鰻魚丸”。處方:干地黃4兩(炒),女貞子1兩5錢(蒸,曬),龜腹版2兩(刮白,鹽水炙),旱連草1兩5錢(曬),天門冬1兩(去心,焙),麥門冬1兩5錢(焙,去心),左牡蠣2兩(另研極細),川貝母1兩5錢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青州白丸子”。處方:白附子2兩,天南星2兩,半夏2兩,川姜2兩,天麻1兩,白僵蠶1兩,干蝎1兩,川烏頭(去皮尖)半兩。制法:上藥并生用為細末,白面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常服安神定志,去風…
中藥方劑“歸血涼榮湯”。處方:丹皮、地黃、芍藥(炒)、麥冬(去心)、蒲黃、甘草、黃芩(炒)、茅根。功能主治:吐血、衄血、咯血、郁血。用法用量:水2鐘,煎7分服;滓再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安嗽膏”。處方:天冬(去心)8兩,杏仁(去皮)4兩,貝母(去心)4兩,百部4兩,百合4兩,款冬花5兩,紫菀3兩,雪白術8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,長流水煎3次,取汁3次,去滓,入飴糖8兩、蜜16兩,再熬;又入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