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半杏丸”。處方:半夏 杏仁(去皮、尖)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研末,姜汁為丸,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化痰止嗽。主小兒咳嗽。用法用量:每服3克,生姜湯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半瓜丸”。處方: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生姜汁浸蒸餅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化痰止嗽。主治痰嗽。用法用量:每服30~50丸,姜湯下。
中藥方劑“辰砂利痰丸”。處方:神曲(炒黃)半斤,麥糵半斤,陳皮4兩(去白),白礬(飛過)3兩半,皂角(炙黃色,去皮子,酥炙)3兩半,天南星(炮)3兩半,半夏(湯洗7次)3兩半,香白芷(共半夏用好酒1斤半煮…
中藥方劑“除痰降火丸”。處方:前胡48兩,花粉48兩,黃芩64兩,大黃112兩,梔子(炒)48兩,連翹48兩,枳殼(炒)48兩,橘皮16兩,枳實(炒)48兩,桔梗48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用冷開水泛為小丸。功能主治:清肺胃…
中藥方劑“法制竹瀝丸”。處方:陳皮(去白)白術(炒)白茯苓各90克 炙甘草 半夏曲 貝母 枳殼 神曲(炒)桔梗 黃芩各90克 玄明粉30克 香附子(制)30克。制法:上藥共為粗末,以竹瀝250毫升,入姜汁、酒各80毫升和…
中藥方劑“金不換丸”。處方:天南星(半炮半生)、半夏(半炮半生)、白礬(半生半枯)、皂角(半燒存性,半生去皮)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,生姜汁煮糊為丸。功能主治:化痰止嗽。主大人、小兒經久寒嗽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化痰止嗽丸”。處方:寒水石4兩(火煅,為末),朱砂5錢,玄明粉5錢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暴感風嗽。用法用量:每噙化1丸。痰自化。
中藥方劑“款冬花膏”。處方:人參 白術 款冬花(去梗)甘草(炙)川姜(炮)鐘乳粉各15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煉蜜丸,每丸重3克。功能主治:溫補肺氣,化痰止嗽。治肺虛咳嗽。用法用量:每次服1丸,空腹時用米飲送下…
中藥方劑“桑白皮湯”。處方:桑白皮 半夏 蘇子 杏仁 貝母 山梔 黃芩 黃連各2.4克。功能主治:清肺降氣,化痰止嗽。治肺經熱甚,喘嗽痰多。用法用量:上藥用水400毫升,加生姜3片,煎至320毫升,通口服。處方:桑白皮…
中藥方劑“潤肺丸”。處方:訶子 五味子 五倍子 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生津潤肺,化痰止嗽。治嗽而失聲。用法用量:噙化。 久嗽,加罌粟殼。備注:《醫學入門》卷七載本方有黃芩。主治證同…
中藥方劑“小兒止嗽金丹”。處方:元參(去蘆)麥冬 杏仁(去皮,炒)各120克 炒蘇子60克 焦檳榔90克 膽星120克 知母 蘇葉各60克 桔梗 竹茹粉 生桑皮 川貝 花粉 生蔞仁 甘草各90克。制法:上藥共為細粉,煉蜜為丸,…
中藥方劑“杏仁蘿卜子丸”。處方:杏仁(去皮、尖)蘿卜子各15克。功能主治:宣肺降氣,化痰止嗽。治氣壅痰盛,咳嗽氣喘。用法用量:上為末,粥丸服。備注: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,現據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四補。
中藥方劑“寧嗽湯”。處方:桑白皮(炒)紫蘇 細辛 北五味子 橘皮 半夏(制)茯苓(去皮)杏仁(去皮)縮砂仁 枳殼(制)桔梗 甘草(炒)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銼碎。功能主治:宣肺順氣,化痰止嗽。治諸嗽。用法用量: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