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保赤散”。處方:六神曲(炒)250g 巴豆霜150g 天南星(制)400g 朱砂250g。性狀:為粉紅色至橙紅色的粉末;味淡、微辛。炮制:上四味,朱砂水飛成極細粉;六神曲、天南星粉碎成細粉;巴豆霜研細,與上述…
中藥方劑“巴霜黃蠟丸”。處方:巴霜、黃蠟、木香、丁香、百草霜、杏霜、肉蔻霜。制法:上為丸。功能主治:冷積瀉痢。用法用量:納臍中,暖臍膏蓋之。
中藥方劑“參附理中丸”。處方:白術(shù)4兩,人參1兩,附子5錢,肉桂1兩,干姜1兩,陳皮1兩,甘草5錢。制法: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脾胃平素虛寒,而飲食少減,或難于消化者,陡被外襲之寒淫所中,或內(nèi)因有形之冷積所傷,…
中藥方劑“沉香爛積丸”。處方:沉香1兩,制鱉甲3兩,牽牛子3兩,雷丸1兩5錢,萊菔子3兩,香薷1兩5錢,制大黃3兩,使君子1兩5錢,神曲4兩,蒼術(shù)1兩5錢,楂肉4兩,枳實3兩,砂仁3兩,麥芽3兩,蓬莪術(shù)3兩,三棱3兩,…
中藥方劑“大效蘿卜丸”。別名:蘿卜丸。處方:蘿卜子3兩,沉香1分半,草豆蔻1兩半,白術(shù)半兩,青橘皮半兩。制法:上件除蘿卜子為末別研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諸冷積,腹脹氣痛。用法用量:蘿卜丸(《朱…
中藥方劑“褐丸”。處方:烏頭(炮,去皮)、桂、香附子(微炒)、干姜(炮)、陳橘皮(微炒)。制法:先用川巴豆取肉,麻油內(nèi)慢火煎,自旦及午,候巴豆如皂子色,即止,凈拭,冷水中浸2日,日再換水,又拭干,研如…
中藥方劑“和胃橘紅丸”。處方:陳皮半斤,沉香半兩,白豆蔻半兩,縮砂仁半兩,甘草1兩,神曲1兩,肉豆蔻2個,大檳榔2個,干姜半分(或擦生姜1兩)(一方無檳榔)。制法:上為細末,橘泥和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…
中藥方劑“家傳丁香脾積丸”。處方:丁香1錢,木香1錢,良姜(清油炒)1錢,青皮2錢,皂角(燒存性)2錢,檳榔2錢,三棱(煨)3錢,莪術(shù)(煨)3錢,巴豆49粒(去殼膜油,另研如泥)。制法:上前8味為細末,入巴豆泥…
中藥方劑“溫脾湯”。處方:大黃12克 人參 甘草 干姜各6克 附子9克。制法:上五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:溫補脾陽,攻下冷積。治脾陽不足,冷積便秘,或久利赤白,腹痛,手足不溫,脈沉弦。用法用量:以水800毫升,先煎后…
中藥方劑“煨姜圓”。處方:附子、木香、生姜。炮制:上用大附子五十個,各重半兩者,去皮、臍,以尖刀子剜去心子,約?錢實之。卻以附子末和面作餅子,裹附子,用文武火煨令黃,用木香如附子之半,同為細末,以水…
中藥方劑“三物備急丸”。別名:大黃備急丸(《醫(yī)學人門》卷七)。處方:大黃30克 干姜30克 巴豆30克(去皮、心,熬,外研如脂)。制法:上藥各須精新,先將大黃、干美研末,再研巴豆,與上末和勻共搗為散;或煉蜜為…
中藥方劑“桂丸”。處方:硇砂(研)、肉桂、甘遂、巴豆(去心皮,勻去油)、丁香、木香、芫花(醋炒焦)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,面糊為丸,如小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養(yǎng)血,去積滯。主產(chǎn)后痢疾,寒積,崩中漏下。年久冷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