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貝母白芷內消散”。處方:大貝母、白芷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乳癰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,白酒調下。 有郁,加白蒺藜。注意:孕婦忌用白芷。
中藥方劑“柏膠丸”。處方:雄黃(同蜜煎老,去蜜)3錢,小茴香3錢,川黃連1兩,側柏葉1兩,廣膠8兩(切斷,以牡蠣粉8兩,炒成珠,去牡蠣),熊膽1錢,槐角子(1莢45粒者佳)4兩。制法:研細,煉白蜜為丸。功能主治…
中藥方劑“不瀉內消丸”。處方:橘皮96兩,砂仁16兩,厚樸(炙)32兩,麥芽(炒)32兩,山楂64兩,三棱(炒)16兩,神曲(炒)30兩,莪術(炙)16兩,枳殼(炒)64兩,香附(炙)32兩,木香8兩,青皮(炒)16兩,…
中藥方劑“沉香內消丸”。處方:沉香半兩,木香半兩,葫蘆巴(酒浸)2兩,小茴香(炒)2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小腸疝氣,陰囊腫大,或左右腎偏,結核疼痛難忍,下元虛冷,久而不愈者…
中藥方劑“導赤圓”。處方:赤芍藥、茯苓(去皮)、滑石,各四兩;生干地黃(焙)、木通(去節),各半斤;大黃(炒)十五兩,山梔子仁(炒)一十二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煉蜜為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心腎凝滯…
中藥方劑“發腦內消散”。處方:消石(研)2兩,木通(銼)1兩,紫檀香1兩,甜葶藶(隔紙炒)1兩,白斂1兩,莽草1兩,大黃3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發腦始結,疼痛妨悶,欲成癰疽者。用法用量:每用漿水旋調得所…
中藥方劑“固壘元帥”。別名:加味十奇散。處方:當歸(酒浸)、桂心(不見火)、人參、土芎、香白芷、防風(去蘆)、桔梗、厚樸(去粗皮,姜汁炒)各等分,甘草5文、乳香(研)、沒藥(研)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…
中藥方劑“甘露內消丸”。處方:薄荷葉30克 川芎6克 桔梗(去蘆頭)9克 甘草3克 人參 訶子各1.5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皂角子大,朱砂為衣。功能主治:治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。用法用量:每服1丸,噙化咽下…
中藥方劑“黃丹膏”。處方:黃丹24兩(微炒,細羅),麻油2斤半,豬脂8兩(臘月者),松脂4兩,紫花1兩(去土),當歸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黃芩1兩,莨菪子2兩,棘針49枚(頭曲者),青緋帛各2尺(燒灰),人…
中藥方劑“黃耆內托散”。處方:川芎 當歸 黃耆各6克 白術 金銀花 天花粉 皂角針各3克 甘草 澤瀉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魚口、便毒、橫痃,已成不得內消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400毫升,煎取320毫升,空腹時服。處方:黃耆…
中藥方劑“黃耆內消湯”。處方:黃耆5錢,當歸3錢,豨薟1錢,蒼耳1錢,公英3錢,玄參1錢5分,赤芍2錢,丹皮1錢,甲珠1錢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臀癰初起。
中藥方劑“黃耆內托湯”。處方:川芎1錢,當歸1錢,陳皮1錢,白術1錢,黃耆1錢,白芍1錢,山甲1錢,皂刺1錢,檳榔3分。功能主治:臟毒已成,紅色光亮欲作膿,不必內消者。
中藥方劑“回膿散”。處方:歸尾1錢5分,大黃3錢,炙山甲5片,黑丑(生熟各半)3錢,角針1錢,蜈蚣1條,炒僵蠶2錢,乳香5分,沒藥5分。功能主治:內消。主便毒初起作癢。用法用量:水、酒各半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護膜礬蠟丸”。處方:白礬(明亮者,研)2兩,黃蠟1兩。制法:將黃蠟熔化提起,待稍冷,入礬末,不住手攪勻,和蜜56錢和勻,眾手為丸,如梧桐子大,蠟冷不能丸以滾湯燖之便軟,朱砂為衣。功能主治:護膜,…
中藥方劑“活血逐瘀湯”。處方:丹參5錢至1兩,烏藥2至4錢,白僵蠶2至4錢,三棱3至5錢,莪術3至5錢,白芥子3至5錢,厚樸2至4錢,橘紅3至5錢,土貝母3至5錢,沉香5分至1錢。功能主治:活血逐瘀,軟堅內消。主腹部包…
中藥方劑“紅內消散”。處方:紅內消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小兒龜背。用法用量:用龜尿調,點背上骨節,久久自安。處方:紅何首烏半兩,遠志3錢(水浸,取肉,蘸姜汁焙),赤茯苓3錢,川芎3錢,北梗3錢,苦參3錢…
中藥方劑“和氣養榮湯”。處方:人參1錢,陳皮1錢,白術1錢,黃耆1錢,茯苓1錢,丹皮1錢,當歸1錢,熟地1錢,沉香5分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鸛口疽已成未潰,不得內消者。用法用量:水2鐘,煎8分,食前服。
中藥方劑“金不換內消丸”。處方:蒼術半斤(制,去皮),枳殼1兩半(麩炒),青皮(去白)1兩,陳皮(去白)1兩,三棱(醋煮)1兩,蓬術(醋煮)1兩,香附子(制)1兩,大茴香(炒)1兩,干漆(炒)1兩,藿香(洗…
中藥方劑“化毒為水內托散”。別名:還魂散、內消散、活命飲、還魂湯。處方:乳香1錢,穿山甲1錢,白及1錢,知母1錢,貝母1錢,半夏1錢,金銀花1錢,皂角1錢,天花粉1錢。功能主治:內消去毒。主癰疽發背,對口惡疔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