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絡飲處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
導讀中藥方劑“清絡飲”。處方:鮮荷葉邊6克 鮮銀花6克 西瓜翠衣6克 鮮扁豆花1枝 絲瓜皮6克 鮮竹葉心6克。功能主治:清透暑熱。治暑溫經(jīng)發(fā)汗后,暑證悉減,但頭微脹,目不了了,余邪未解者;或暑傷肺經(jīng)氣分之輕證。用法用量:用水400毫升,煮取200毫升,日二服。或煎湯代茶,預防暑病。組成:鮮荷葉邊二錢(6克)、鮮金銀花二錢(6克)、西瓜翠衣二錢(6克)、鮮扁豆花一……
清絡飲
《溫病條辨》卷一:清絡飲
處方
鮮荷葉邊6克 鮮銀花6克 西瓜翠衣6克 鮮扁豆花1枝 絲瓜皮6克 鮮竹葉心6克
功能主治
清透暑熱。治暑溫經(jīng)發(fā)汗后,暑證悉減,但頭微脹,目不了了,余邪未解者;或暑傷肺經(jīng)氣分之輕證。
用法用量
用水400毫升,煮取200毫升,日二服。或煎湯代茶,預防暑病。
清·《溫病條辨》:清絡飲
組成
鮮荷葉邊二錢(6克)、鮮金銀花二錢(6克)、西瓜翠衣二錢(6克)、鮮扁豆花一枝(6克)、絲瓜皮二錢(6克)、鮮竹葉心二錢(6克)。
主治
暑熱傷肺之輕癥,或暑溫病經(jīng)發(fā)汗后,余邪未清,癥見身熱口褐,頭目不清,昏眩微脹,舌淡紅,苔薄白。
臨床應用
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慢性乙肝肝纖維化等病癥。
1.類風濕關節(jié)炎:以本方為主治療30例,與雷公藤浸膏片治療30例對照,觀察治療前后關節(jié)局部癥狀、握力.ESR.RF及藥物不良反應等。結果:治療組治療前后的臨床活動性癥狀比較有顯著性差異( P<0.01),臨床總有效率達90%,與對照組相似(P>0.05),且在降低患者RF、Ig、CRP、ESR( P<0.1)及提高Hb與RBC方面的作用優(yōu)于對照組(P<0.01),而副作用發(fā)生率則低于對照組(P<0.05)。(《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學報》2005年第4期)
2.慢性乙肝肝纖維化:以本方加味治療20例,與常規(guī)治療20例對照,治療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,癥狀、體征、肝功能指標改善比較明顯,肝纖維化指標HA、LN、PCⅢ和ⅣC明豆降低,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(P<0.05)。對照組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肝纖維化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(P>0.05)。(《甘肅中醫(yī)》2009年第1期)
方解
本方體現(xiàn)了吳瑭“治上焦如羽,非輕不舉”學術思想,為治療上焦溫病的代表方劑之一。主要用于治療暑傷肺經(jīng),邪淺病輕者。
本方中荷葉主入心、肝、脾經(jīng),兼入肺經(jīng),清暑利濕,升發(fā)清陽;西瓜翠衣清熱解暑,生津利尿;鮮扁豆花解暑之力最強,長于健脾和胃,清熱化濕;竹葉心長于清心除煩,生津利尿;金銀花為氣分要藥,長于清熱解毒,全方聚集諸辛涼輕清、祛暑解熱之品于一方,輕清走上,以清肺經(jīng)暑熱之邪。
臨床應用以暑夏身熱口渴、頭目不清、昏眩微脹、舌淡紅,苔薄白為辨證要點。
方歌
清絡祛暑六藥鮮,銀扁翠衣瓜絡添,佐以竹葉荷葉邊,暑熱傷肺輕證安。
免責聲明
- ?
- 【清絡飲處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】:http://www.fulicp01.com/zy/6809.html。作者: 小編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未對其內(nèi)容進行核實,請讀者僅做參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、觸犯法律的內(nèi)容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立即刪除,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