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麟丸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:青麟丸
大黃10千克 黃柏250克 黃芩250克 豬苓250克 赤苓250克 澤瀉250克 木通250克 車前子250克 米仁250克 粉萆薢250克 生側柏250克 玄參250克 廣皮250克 薄荷250克 制香附250克
上藥除大黃外,煎汁去滓,將汁拌大黃蒸黑曬干,將蒸余之汁加黃酒2.5升,再拌大黃,蒸三小時曬干;將鍋內余汁拌大黃,再曬干研末。每500克凈粉用白蜜120克,煉熟化水泛丸,如椒目大,約成丸9.5千克。
清熱利濕。治濕毒瘡瘍,目赤口碎,頭痛齒痛,二便不利。
每日二次,每次3克,開水吞服。
孕婦忌服。
現代·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人民衛生出版社):青麟丸
當歸、生地黃、黃柏、連翹、薄荷、橘皮、青鹽、石斛、豬苓、茯苓、玄參、牡丹皮、地骨皮、薏仁米、澤瀉、車前子、知母、側柏、木通、甘草、鮮藕、甘蔗、韭菜。
上藥煎汁,拌蒸大黃至黑,制成丸劑。每服1~3克,每日1~2次。
清泄濕熱,通利二便。
胃火旺的口臭,頭痛;或濕熱中阻,腹脹,大便失常;或濕熱下注,小便淋痛,以及黃疸、痢疾、皮膚濕疹等病證,癥見舌暗苔黃或黃膩脈滑或滑數。
此方以滋陰泄熱滲濕,使三焦濕熱分走二便。方中無“硝、黃”之軟堅攻下、亦無“枳、樸”之通腑泄熱。二便若燥熱不甚,或藥后通而不爽者,用之通腑緩下,存津補液以免再秘。如濕熱中阻之黃疸、痢疾則需中病即止,以免苦寒傷胃。
青麟丸將熱秘通,通而不爽須緩攻,緩攻之法防再秘,大黃再加諸藥蒸。